第61章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3/3)
孙文介磨磨蹭蹭拖到最后。叶台山问道:“斯闻还有事相告?”
孙文介道:“前几天常州那边送信过来,说泾阳公可能拖不多久了。元辅要早做打算。”
叶台山不动声色道:“斯闻有心了,多谢转告。泾阳公如有需要,不管是御医还是御药都尽管提,我去向皇上讨。”
孙文介道:“恐怕无力回天了,晚辈已尽告知之责,这就告退了。”
说实话叶台山对吴党党魁已经不敢兴趣了。一个内阁首辅已经让他忙得连撒尿的时间都没了,再来个吴党党魁用不了多久他可能就要英年早逝了。叶台山是叹吴党这两年搞的一塌糊涂,根本原因就是顾叔时已经无力处理党务了。
第二天一大早,叶台山就按照韩旷的提议写好票拟送进宫去。韩旷这个提议如果可以施行,吴党反而算因祸得福。能够收买一个司礼监大太监,收益已经远远超过张与哲去世造成的损失。
平日里谁敢冒死贿赂皇上身边的亲信?就算是想,也找不到这个机会,就算找到机会,也无法保证不被皇上安插的眼线发现。成公公如果外放出京,吴党就有充足的时间和成公公商量合作的事宜,并交换彼此的筹码。一旦交易形成,成公公就再也没下船的机会。从此,吴党将对宫内动向了若指掌。
叶台山知道这个提案是吴党一厢情愿而已,以今上多年和朝臣斗争的经验怎会看不出这种小把戏。只是他不先走这遭程序,那几个心高气傲的小辈会指责他独断专行,出了事所有黑锅又会甩到他身上。
这次还好,没有耽误什么时间。奏章投进去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打了回来,太监传皇帝口谕让叶首辅重新票拟。
叶首辅也不再票拟了,直接请求进宫面圣。难得是这次万岁陛下竟然准许了。
经过一番友好的协商,也可以说是友好的扯皮,叶台山答应今后要求邹、李、赵、郭等人起复的奏章不会再出现在出现到御案上;福王殿下还年轻,迟个一两年就藩也是可以的;至于福王的食邑,也别你四万顷,我五万亩了,折中一下就两万顷吧。
最后,皇帝陛下表示我答应的事情只代表我自己,你别给我惹麻烦,督察院和兵部那边你还是要自己去搞定的。
兵部好说,兵部尚书王霁雨本来就是自己人。督察院被浙党大佬左副都御史署理督察院许之微把控得死死的,吴党要想过这关不掏点实惠出来是绝不可能的。
以上是实际内容,陛下和首辅之间的对话肯定不会如此直白。大家都是明白人,点到为止,彼此心领神会就够了。
事情紧急,离开皇宫后,叶首辅又亲自跑了趟督察院。没办法,因为督察院的掌控者是另一个可以和内阁相抗衡的存在,吴党的其他人还没资格来和许副宪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