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打破记录的熊御史(1/4)
经过第二轮扯皮,叶首辅同意在家赋闲的前吏部侍郎元师中即刻起复,并答应发起增补吏部左侍郎的廷推,吴越合手廷推,人选必然是赋闲在家的元师中。
元师中进京后,以他的威望,再加上署理吏部的权柄,就算吴党反悔,进入内阁也只在反掌之间。
越党这回算是白捡了个大便宜,作为回报许副宪答应推荐兵科给事中熊良遇挂监察御史衔巡察两浙盐政,并以钦差身份会同骆思公察办临安余杭两案。
当天中午午时,叶首辅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草拟了两封奏章再次送入宫内。一封是增补吏部左侍郎的提议,一封是举荐熊良遇担任浙江巡按御史的。
当天下午未初,督察院、兵部和首辅意见相同的奏章也送入宫内。
当天下午未正,宫内的圣旨就发了出来。
当天晚上,兵科给事中熊良遇打点行装,带着圣旨连夜出城赶往浙江。
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当然,这个效率是吴党以巨大牺牲换回来的。
问题不牺牲不行啊!万一骆思公不小心顺着张与哲这条藤摸出背后黄金白银的走向,那吴党受牵连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相隔两千多里,在京的吴党掌控者们当然不知道骆思公被困住了。
骆思公事后又去查了十二年前萧山县关于吴家庄落户档案,档案中只备注了吴家庄是沿海倭乱流民迁入,具体每个人原来的户籍却只字未提。经手此事的前萧山县周县丞倒是官运亨通,已经升迁为南直隶宁国府通判了。
骆思公又亲自跑了趟宁国府。这位宁国府的周通判倒也坦诚,把整件事的原委告诉了骆思公。
当年吴家庄那片属于一户大地主家,这家与时任萧山知县有仇,就勾结倭寇攻入萧山县城灭了知县满门。
后来吴梅林主政浙江,查明了此案,按律将这家所有的男性或凌迟或处斩,所有的女性被赏给抗倭功臣为奴,所有的田地财产充公入官。
当时沿海因为倭乱产生大量流民,朝廷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全部遣返回乡,一般就选择重新编册就地安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