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2)
“我王德和想与世子交流交流吧。开始前王某有一提议:今天既说是以茶会友,那就都抛开身份地位,暂以兄弟相称,不知世子以为然否?”
说话的,是位衣衫华美的书生,看年龄大约二十bā • jiǔ。此人虽是笑着对我说话,但审视的目光几乎要直透我眼底。
此人有趣兼大胆。
我微笑:“王兄言之有理。待会儿小弟愿向王兄学习。”
王德和也是一笑:“不敢。”
这次笑容倒是温和了些。
严恺笑道:“王兄不知,慕容世子为人十分谦和平易,且心地仁厚,你就放心比试吧。”
哦?
什么时候变成比试了?
众生看着我,目光且信且疑;
我笑着朝他们团团一揖:“各位学兄,小弟有礼了。小弟不才不敢称评,愿与众兄长共同切磋。”
阿敏不耐烦:“皇弟,你太谦虚了。孤看胜得过你的人还没出生呢。”
呃?
阿敏这话算是煸风点火成功。
众生神情兴奋,看向我的目光全变成了跃跃欲试。
围观人中有声音传来:“慕容世子是简状元的学生,肯定差不了。听陶堂柜说,当年要不是简状元一席话,兰轩兴许早就关门大吉了。”
“那是。京城里大人们都说简状元精于茶道,不过真正有幸喝过简状元沏的茶的,就没几个了。”
袁嘉楠微笑:“所以,传闻终究是传闻,事实是什么大家谁也说不清。世子别误会,嘉楠不是说你。”
阿敏看看袁嘉楠:“小子说话有意思。不过从现在起,谁也不许多言,开始吧。”
其实说话间,早有人开始泡茶了。
最先泡好茶的,是一位年约四十的书生,他让一小僮把茶捧到我面前:“世子请。”
我接过来,慢慢喝了一口,放下了杯子,让那小僮把书生面前的水壶拎过来,把杯中茶倒掉一部分,又满上壶水中,再喝;如此者五次作罢。
众人不说话,静观。
那中年书生清瘦的脸上,神情不显。
严恺问我:“怎么?这茶有问题?”
我说:“这位兄长用的是岩山青茶。按说这茶,配岩山雪峰崖上的雪峰泉最能显青茶之韵味。现在小弟看这茶,汤色淡黄微青,茶香初喝浓郁,三泡之后色香已稀,五泡后色香全无。茶是好茶,遗憾的是没有选好水。人说,八分茶,配十分水,那么茶就会变成十分;反之,十分茶,配八分水,这茶顶多也就成八分了。”
众人全看向那中年书生,等他说话。
那书生看着我沉默片刻,微笑道:“世子说得不错,兄弟用的确实是岩山青茶。至于茶水,赶考途中,兄弟我从岩山雪峰崖上的雪峰泉中取了一罐带到了京城,今天早晨由小僮儿捧着到兰轩来……”
嗡地一声,众人议论开了。
“能判断出茶的出处,不算多大本事,我也能够……”
“……要是真的由他来作裁决,岂不是一本糊涂帐?”
“幸亏只是切磋……”
“毕竟太年轻了些。看他身段声音,顶多十六七……”
严恺略带了歉意看看我,看样子他颇不愿意看我出错。
这人……不错。
我朝他一笑,表示没关系。
王德和大声说:“依我看,慕容兄弟任裁决一事……”
“且慢,兄弟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中年书生站了起来。
众人静下来,等下言。
林岳看看我,我笑了笑。
“就在来兰轩的路上,小僮跌了一跤,那壶雪峰水尽数洒了。兄弟没法,只得从城中井水中挑一罐来。”
众人默立,有几人面上渐红,不自在地咳几声。
围观众人大声称赞起来:“我们简状元的学生还能差到哪儿去?”
“世子厉害。”
“看来已得简状元真传……”
阿敏大乐:“有趣有趣,再来。”
再来。
这次是一位看去三十多岁的书生沏成的茶,我喝了一口,想想,站起来从这位书生那儿取过茶壶,将茶分别沏给林岳阿敏严恺与王德和。
我问他们喝出什么来了。
林岳的回答很简单:“茶。”
众人笑了。
阿敏道:“多味茶。”
这次笑声大了起来。
严恺略意外地看了看阿敏,放下茶盏没说话。
王德和不答反问:“不知慕容兄弟……?”
“这位兄台用的是北山云茶。水,选的是竹沥水……”
“世子讲对了,张某佩服。张某家居北山山麓,北山多竹海,一天张某无意中发现有些竹子在生长中会有细微破损,竹心本虚空,可略破损的竹子中间却涵有少量清水。于是张某在山中搜寻这种竹子,收集了半壶。试泡过一次茶,茶有竹的清气。所以这次把其余的都带了来。”
众人又开始交头接耳。
王德和大声说:“诸兄别急,让慕容兄弟把话说完。”
我一笑,接着说:“张兄收集这壶水前后大约费时较多。所以这茶里虽有竹子的清韵,但也有陈水的青涩。另外,张兄煮这壶水,用的是松枝制成的木炭。因为松木多油,所以炭气略重,这茶里多了松香,损了云茶独特的兰香。最后,水煮得略老了些,茶味不活,滞重了。”
“世子所言极是。张兄这壶茶味道驳而不纯。”严恺微笑。
那张姓书生恍然笑道:“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某自己喝这茶,总觉得它滋味丰富之外,有些说不出来的古怪。受教受教。来来来,各位如不弃,都请尝尝这多味水。”
众人于是上前倒了来细品,议论声不一。
有说喝出两种味道的,有说只能喝出一种味道的,也有的说确实是多样味道。到最后,看向的眼神里全多了一种味道:复杂的味道。
王德和冲我一笑:“想不到慕容兄弟小小年纪,鉴茶手段这般老道。现在兄弟沏壶水,烦请世子点评一二。”
我朝他微一欠身:“不敢。愿与王兄切磋。王兄请——”
王德和取炭燃炉,倒水煮水,水开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