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4)
“刚才我们只是讨论了用药。但是大家需要记住,抑郁症需要足量、足疗程服药,一般药物治疗2-4周内起效。如果使用某种药物治疗6-8周都没有效果,这时需要及时找医生更换使用的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约2/3治疗无效的病人须更改治疗方案。”
“并且不同病人的症状和发病原因不同,用药需要非常个体化。不能想着这类药对抑郁症有效就不管不顾的服用,那样可能副作用大于药效。所以有情绪方面问题,一定要去专门的医院仔细检查,按照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宋瑾一遍遍强调。
“……”
“我们来分析两个病例,看看大家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怎么给出治疗意见。”宋瑾走回讲台,打开PPT,翻到案例部分。
这是上次课她学会的方式,这次课同样如此。案例是庄辰给她的那些资料里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庄辰自己编的案例,因为没有透露出病人任何身份信息。
这堂课上完,宋瑾觉得还不错,至少全程大家都在积极讨论,有些学生手里拿着很多资料,也在不停记笔记。
宋瑾虽然表面很镇定平静,但心里很开心,甚至有一点点得意。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公众号和树洞。我找了很多,但最终专业的、合格的很少,以后如果大家从事精神疾病研究或者成为精神科医生,希望大家能抽出一些精力,做一些对大众有用的且专业的指导平台。”宋瑾最后号召大家。
来上课的学生来自医学院各个院系,以后他们的很多人都会从事医疗行业,希望他们能有这个意识。
宋瑾最近也在琢磨这件事。她想去络上开一个树洞,以匿名的方式开解饱受情绪困扰的人。不过她还得再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毕竟目前她知道的很多东西都是理论层面。
所以最近她计划着去考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证。这样她可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状态加上专业知识给相关人群些微帮助。
***
上完课,赶往实验室,继续做昨天的实验剩下的部分。下午要出结果,她有点紧张同时也很期待。
这部分结果很重要,关乎后面的实验以及验证一个很关键的假设。
从花园穿过去,包里的手机震动了。
宋瑾拿出来,看见来电人就笑了,划开手机,欢地说,“老大,你还担心我呢?”
“今天的课怎么样?”电话那头问。
“很好,很成功,学生们很配合。”宋瑾一边轻地踮脚走路,一边说。
“好,五一假期回来,我给你奖励。不要太累了,最近我找到了一种治疗失眠的药配方。等药熬好了,我递给你,记得按时喝。”
“啊?药啊,不喝,打死不喝,太苦了。”宋瑾停下脚步,皱着眉,嘟着嘴,左右摆头,仿佛鼻子间弥漫着浓郁的药味道。
“我特地看了下配方,不苦,里面有一些甘草还有一些辅料。小瑾,听话,按时喝药。不然长期失眠,你的记忆力都会下降,会有很多并发的问题。我们再试一次?”那头好言好语劝解。
这些年,她尝试过很多助眠的方法,但收效甚微。“老大”也一直在给她想办法。
宋瑾仰头,已经绿油油的小树林,空有鸟儿飞过,想了会,“好吧,你寄给我吧,我会喝的。”
电话那头又说了些话,宋瑾一边走,一边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应声。她每天都会跟老大联系,不过一般是晚上。
到了电梯口,马上要进去了,宋瑾说,“老大,我要进电梯了。马上去做实验。晚上再跟你说啊,你记得按时吃饭,不要太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