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4)
八点,准时开始上课。已经上过几堂课,有好有坏,宋瑾也轻车驾熟了,整个状态比较松弛。
打开PPT,展示今天上课的内容,“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
学生们已经很熟悉PBL上课模式,很积极的说自己查到的资料。
“我们之前讨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时候了解到抑郁症是一种多系统多靶点出现问题的疾病,所以抑郁症的用药目前推崇的是联合用药。”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抑郁症患者需要大把大把吃药的原因。”有一个学生沮丧地说。
宋瑾适时插话,“是,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够,基础医学研究需要花更大力气在有用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为了发章而发章。希望基础医学能找到抑郁症更特异的靶点和发病机理,开发出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宋瑾不想刚上课,学生们就进入这种略丧的气氛。于是适时打断,提升士气。
“联合用药也分了几大类。有人来说一下吗?”宋瑾把话题拉回来。
“第一类,抗抑郁药联合抗抑郁药。这类药物主要联合针对神经递质和对应的受体。比如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拉法辛)联合5-HT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这一组联合用药主要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抑郁症伴发焦虑以及老年抑郁症。”
有学生结合前面学到的知识补充,“其实就是抑郁症患者的单胺类递质分泌减少,用药可以缓解递质减少以及增强突触后受体的功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宋瑾出声赞同。
“这个第一类药物里,还有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舍曲林等)联合5-HT1A受体激动剂(米氮平、多赛平、安非他酮)这一组联合用药主要针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儿童抑郁症以及老年抑郁症。”
陆续有学生补充。
“第二类,抗抑郁药联合抗精神病药。主要是上面刚才提到的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联合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奥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利培酮、奋乃静等)治疗重度抑郁症以及其他各类抑郁症。”
“第三类,抗抑郁症药联合抗癫痫药。主体还是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联合抗癫痫药(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第四类,抗抑郁药联合心脑血管疾病药。SSRI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西酞普兰)联合心脑血管疾病药(曲美他嗪、长春西汀、阿托伐他汀、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抑郁、脑卒后抑郁症、、重度抑郁症、血管性抑郁症等。”
“……”
讨论到这里大家已经有点应接不暇了。涉及的药物种类太多,宋瑾之前已经料到了,所以这次课的PPT,她做的很用心。把学生们可能查到的用药都放在了PPT里。
每讨论一类,她就把PPT翻到对应的地方,给学生们将一下这些药物背后的作用机理。这样之前讨论的抑郁症发病机制和现在的用药就能对应上,顺便帮他们巩固了一下之前的知识点。这样也能更好理解和记忆。
“除了这四大类,还有一些联合用药,比如5-HT再摄取抑制剂(拉法辛、度洛西汀)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伴有精神症状的女性抑郁症。”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之前我们讨论过,有些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所以这个时候联合使用甲状腺类相关药物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有学生积极联想之前的上课内容。
宋瑾笑着点头,“这是西药的联合用药。并且针对的主要是神经递质和受体。目前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药对抑郁症的作用。比如有些西药联合药可以积极改善症状。大家有查到相关资料吗?”
“我当时看了篇献,比较感兴趣,就大致了解了一下。有一组西医联合用药,解郁丸联合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可以明显缩短帕罗西汀的起效时间,并且改善服用帕罗西汀早期产生的焦虑症状。”
“……”
课堂上大家热烈进行讨论,宋瑾时不时插话补充总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