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艳华的成长(2/4)
燕子笑了,花枝招展,并给了张宇一个原来如是的表情,说:“你呀,盯上饺子馆了。”
张宇嘿嘿笑,说:“不是盯上了,是真想做。”
接着张宇把呼市目前的餐饮情况说了一下。
“呼市的餐饮市场前景广阔,燕子去了,情况应该很清楚。现在大体上是三分天下,第一是本地餐饮,包括蒙餐和涮肉,还有本地菜。小肥羊和西贝都知道吧,是本地餐饮的代表。尤其是西贝,发展的非常好,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
涮肉是呼市的特色,羊肉好,全国第一。除了小肥羊之外最有名的是三千浦,三千浦虽然是本地有名的火锅,但老板是咱们东北的,说起来还是你们本省人,做得非常好,现在已经四十多家店了。”
张宇说的三千浦火锅是呼市明星餐饮,老板姓李,鞍山人。去呼市二十年,如今是和西贝老板贾国龙一样的大哥级人物。
张宇接着说:“除了本地餐饮是川湘菜,做的也很好,但没本地餐饮厉害。第三就是咱们东北菜,东北菜在呼市非常火,最有名的是大东北和小东北,现在又开了一家新东北。生意都非常好,一到周六周日排队吃饭。
我看了,做咱们东北饺子的还真没几家。有一家哈尔滨饺子做得挺好,但绝对没咱家做得好,咱家要是过去保证第一。就咱家这个模式,还有饺子,那没说的。另外咱家的养生酒绝对好,呼市人爱喝酒,尤其白的。咱家这酒要是拿到呼市去保证卖爆了。”
张宇说的是实情,没有夸大其词。只是艳华也好,老谭也好,还没有把饺子馆向外埠发展的打算。艳华只是客气的笑笑。
燕子说:“呼市是挺好------老谭不是答应你可以做饺子馆吗,给你派过去一个饺子师傅。”
“我想做你家这样的,光有饺子师傅不行,还得卖酒,得和酒配上才行。加上还有你家的运营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的饺子馆特色,又有新的理念,这才是最重要的。”张宇说。
“你在这里多学几天,回去按着做呗。”燕子说,倒有几分调侃的意味。
张宇说:“有些东西学了回去能做,有些东西学了也不会,做不来。你们是成型的模式,挺多内在的东西只有你们才能运转,外人只是看热闹。要是看看就能学会了不都是老谭了。”
几个人笑了。
于是,张宇再次表达了合作的意愿,燕子没吱声,拿眼睛看艳华。艳华微笑不语,端起酒杯和张宇喝酒。
燕子看艳华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告诉张宇这个她说的不算,艳华说的算。虽然对张宇的印象不错,有帮助的意思,但也得艳华同意才行。
另外一个意思是有点不好意思,在呼市的几天张宇招待得非常好,热情、真诚,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现在朋友想要和自己家饭店合作,而她又不能直接答应,有些不好意思。
不但不好意思,似乎还有些为难。
没多大一会儿老谭来了,几个人就没再提饭店的事,喝了会儿酒,唠了些别的话题,相跟着就结束了酒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