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危机四伏的长安(1/3)
不管卫青是否好臣子,反正他双眼一闭,再也管不着了。而所有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影响的只会是还活着的人。
例如他的两个儿子,卫伉在刘娉的力争之下保住了候爵之位,而卫不疑被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贬为庶民。
于是有人暗暗称赞卫青的明智,知道皇帝会秋后算帐,所以早早让卫登远离是非之地。
也有人嘲笑卫青的愚蠢,如果不是他自作聪明,让卫登远去大理,就不会惹怒皇帝而招来打击。
渭河之水依旧奔流不息,长安城依然熙熙攘攘,并不因卫青的死亡而变化。
某些穷乡僻壤之地,依然有人是衣衫褴褛,瘦骨如柴,而汉帝国对外的战争亦未停止。
在南方,何遗率领的十万大军被东越人狙击于不狼山下,无法逾越半步。
在北方,匈奴凭借着强大的机动能力,在大漠之中四处躲藏,为此,李广利把大军分散成四股,四出寻找,但匈奴人就象凭空消失了一般,渺无踪迹。
两路大军的持久作战,耗费的人力物力超过了原来的计划,无奈之下的刘彻只能下令继续增加各种赋税。
于是,贫困潦倒的人更多了,这些人为了活下去了,只能拿起手中的棍棍棒棒,他们为祸乡间,然后仿佛泉水汇集成溪流一般,渐渐壮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刘彻实在抽不出人手了,只能动用长安城的守备力量,由卫尉府抽调期门、羽林两支军队前去镇压bào • luàn。
如此一来,长安城的守备力量薄弱了不少,于是,某些有心人开始蠢蠢欲动。
这一天,江充府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江充正犹豫着是否相见,客人已径自走了进来。
江充无法推辞了,只好起身相迎接,无奈的说道:“李都尉,今日我们只谈音律,可好?”
江充在赵国时,以通晓医术、善鼓琴而闻名,故有此一说。
来者竟然是韵律校尉李延年,只见他呵呵笑了几声,走到江充的身边,轻声说了一句:“现在长安城里最喜欢音律的人,就是我们的太子殿下,江使者是否有兴趣前去赴会?”
江充一怔,脸色变得苍白。
他在甘泉宫前的驰道上强行没收太子的马车,为的是向皇帝表示忠心和耿直,但却把太子往死里得罪。
李延年的意思是说:如果让太子掌权,会有你江充的活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