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朝议兵伐(3/3)
百官心照不宣,竖耳以待。
“沈庆之,且令汝为朕挂帅出师讨伐逆贼刘诞,汝可愿意?”
“愿为陛下鞠躬尽瘁!”白发老将肃然立身作揖。
刘骏龙颜大悦。松形鹤骨的蔡兴宗长须不捋,气息紊乱,正准备趋步向前却又是叫袁顗拉住了袖角。
袁顗眉眼作涩,俨然是害怕自己的舅舅再次惹怒龙颜。舅侄二人年龄相差无几,皆是不惑之年,一顿挤眉弄眼过后,终究是袁顗持步上前。百官目光接踵而至,显然历经先前袁顗善解星象之事,大家对待这位新任的侍中大人都尤为重视。
“上奏陛下,眼下竟陵王并无发檄明反,若是即刻出兵,祸起广陵,将置南兖州众民于水火之中,必将又是一番生灵涂炭呀,江北本就凋敝,经历这些年的修养生息之后,百姓好不容易能有一个好盼头,如今大军迫境,民何以聊生?
故微臣上谏,可令三司审议再行定罪。另遣使者问罪广陵,诏竟陵王亲自前往建康谢罪。”
“能不费一兵一卒使得国泰民安自是最好。”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宰刘义恭加以谏言。
刘骏酒糟鼻子微以拧起。刘义恭当即再是上言。
“遣兵平叛亦是宣扬君威之良策。”
刘骏纵然心上已有主意,也还是处于仪式地问了一番大臣们的意见。
今日特地面扑白粉的谢弘恢挺身站出。
“竟陵王擅杀天子亲军,谋反已然作实,又何须再做审议之事呢?陛下当遣禁军前往征伐,扬我国威,令天下宵小皆来看看朝廷的威武,届时天下又有何人胆敢称兵谋反?”
低头顾自看笏的袁顗鼻头亦是不禁一撇,显然并无认同谢弘恢的妄自言论。而朝堂上的下一息风雨变化却又是让这位富儒书生暗自神伤。
明堂上的君主眉目舒缓,殿内文武左右便各自走出了一波官员竟相附和朝廷出兵之策。
谢弘恢腰板挺直,胸脯高昂,拱手持有的笏板举得快比发上笼冠还得高,神色何以高扬,显然意气风发。
此时的袁顗宛若一隅浮萍在请兵出征的洪流中显得孤弱无助,不免生添几分淡淡的忧伤,惹得身为舅舅的蔡兴宗为其怜惜,朴袖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