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2/4)
虽然主体建筑尚未开始建设,但工地上已经充满了活力。
他注意到,不少钢筋工人正在密切配合吊车,将钢筋笼稳稳地放置在预定位置。
而在桩孔边,也有不少衣服沾满了泥土的工人正忙着使用辘轳(同摇水井的工作原理)提土,虽然这种方式看似落后,但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它却是主流的生产模式。
建筑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虽然新技术和新设备层出不穷,但在实际施工中,许多传统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传统方式就一定落后,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仍然是最经济、最实用的选择。
放眼全国,现在也只有五百台先进的旋挖桩钻机,它们优先服务于奥运村等国家重点项目,而且价格也非常喜人,从一百万到一千万不等。
在工地上,他与工人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态,他要从侧面了解项目经理蔡永森在这些人心中的位置。
蔡永森找到他的时候,满脸欢喜:“曾总,你终于舍得来我工地视察了,再有两个月,桩基就能全面完工,我们现在已经完成钻机4250根,还剩下2250根。现在每根桩我们安排的三人,一人下到基坑底部开挖,两人在上面运土,挖一米换一次人,最长不超过两小时就要轮换。”
曾轶铭闻言点了点头,他问道:“质安部门的人今天来过这边吗?”
蔡永森听他问起质安部的事情,郑重的说道:“我刚送走田部长和技术部的人,你看那边,正在对他们提出的二三级配电箱问题整改。”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同时伸出手指向远处的一群身影。
曾轶铭顺着他的手势望去,那几位忙碌的人,他们的衣着显然比挖井的工人们要干净得多,他收回目光,走得离桩孔位置近了一些,目光所见的这口井已经挖了五、六米深,钢筋砼护筒也已经做好五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