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2)
邕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神态颇为诚恳,没有丝毫轻视或者讽刺的意味。
董俷犹豫了一下,起身从蔡邕手里接过了信件。
“俷定会立刻派人把这封信送往河东,交给我父亲……”
“那就好,那就好。
若此信能交给皇上,董河东定能成为我大汉江山的不世功臣。”
蔡邕长出了一口气,“邕还有一事,就是关于黄劭,该如何处置?”
董俷扭头看了一眼黄劭,“这个……俷自当听从先生的吩咐。”
黄劭眼巴巴的看着蔡邕,目光中带着无限的求生**和祈求之意。
蔡邕闭目沉思片刻,轻声道:“贤侄,黄劭虽有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其也不是不明事理之辈。
刚才他很坦诚的把太平道的事情都说了,我想……放过他,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董俷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眯缝起来,盯着黄劭看了半晌。
那黄劭吓得是额头冷汗之流,更感到口干舌燥,喉咙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似的。
“先生若说放了,那就放了!”
“可若放了他,他又回到太平教为非作歹,怎么办?”
“那就现在杀了他……”
黄劭打了一个哆嗦,目光再次移到了蔡邕的身上。
蔡邕笑了,“贤侄,可我刚才说了,放他一条生路。”
董俷愕然的看着蔡邕,心道:你这老头玩儿我不成?
蔡邕说:“元叹,你且带黄劭下去,我有些话,想要和董贤侄说。”
顾雍应了一声,压着黄劭往外走。
那黄劭走一步,停下来向后看一眼,带着无尽期盼。
“望贤侄,你也留下。”
刘望准备出去,却被蔡邕留下。
他和董俷站在一起,心中很茫然,不知道蔡邕这喉咙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蔡邕沉吟了一阵后说:“贤侄,论罪名,那黄劭是罪该万死。
可我和他谈论了一会儿,发现此人倒是颇有些才能。
只可惜他出身卑贱,虽有本领却得不到赏识。
放他离去,我实担心他会回到太平道助那张角。
那样的话,邕真是百死不能辞其罪。”
董俷听出了一些门道,犹豫道:“先生的意思,莫非是……”
蔡邕微笑着点点头,“贤侄果然聪明。
我视贤侄为自己人,故而也不说什么客气话……董河东虽为河东太守、司隶校尉,看上去是位高而权重,可并不为士大夫所接受。
贤侄若想招揽人才,只怕这里面的困难会很多。
除非他日董河东能似今日大将军一般的风光,或许还有希望。
否则,想要得士大夫承认,难!难!难!”
蔡邕一连串说了三个难,却把董俷说的也是心里冰凉。
虽然知道这种情况,但还抱着一些希望。
可蔡邕的这番话,彻底绝了他的念头。
低着头,董俷久久不语。
蔡邕也不出声,只是用悲悯的目光看着董俷。
刘望拍了拍董俷的肩膀,“兄弟,你莫要灰心丧气。
昨日你不是说过,事在人为嘛?”
董俷抬起头,努力一下,“兄长莫担心,我没事。”
扭头对蔡邕说:“那先生呢?先生可看得起董俷这个鄙夫?”
蔡邕笑了,“贤侄,邕虽略有薄名,却也不是迂腐之人。
若无贤侄,邕出身再高贵,如今也都成了一个死人。
这卑贱高贵之说,莫要再提。
但以浩然正气养身,胸怀坦荡,虽出身低下又能如何?邕若存轻视之意,今日必不会与贤侄说话。”
董俷深施一礼,“多谢先生!”
“在贤侄未得士大夫所承认之前,不妨多用寒门之士。
那黄劭倒也可用,不如让他跟随贤侄,说不定将来也能谋个出身。
对贤侄而言,也是个帮手,你可如何?”
董俷想了想,“俷倒是无甚异议,但不知那个黄劭……”
“呵呵,这个贤侄放心,老夫自会劝说与他。”
蔡邕似乎是了了一件心事,神态也轻松了很多。
他摆手让董俷和刘望坐下来,“望贤侄,你我乡亲,老夫观贤侄也颇有求学之心。
此次老夫回圉,要停留些日子。
贤侄若有时间,不妨去我那里呆些时日。”
刘望闻听,喜出望外。
“望,求之不得。”
董俷突然插嘴说:“先生,您什么时候启程?”
“今天下午,我就动身。”
董俷犹豫了一下说:“先生,俷担心十常侍贼心不死,那太平教徒说不定还会前来骚扰。
若先生不嫌弃,俷愿毛遂自荐,护送先生回家,不知先生可愿意否?”
没等蔡邕回答,那刘望就连连称是。
“贤弟这话说的不错。
先生,从管城到圉,一路也颇多险要之地。
董贤弟勇武过人,其麾下之勇猛,更比之官军不遑多让。
不如让他护送您一程……望若非是有要务,定要送先生一程。
可惜……就让董贤弟代我护送,望多少也能放心。”
蔡邕一皱眉,“只是这样就麻烦贤侄了!”
“不麻烦,不麻烦。”
董俷笑道:“俷也想在先生身边多呆些时日,好聆听教诲呢。”
“既然如此,那就请贤侄辛苦一趟。”
蔡邕答应下来,却是让董俷高兴万分。
他和刘望出门,开始收拾行礼。
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对刘望说:“兄长,原本想和您一同回已吾,没想到……俷可能要失约了。”
刘望说:“贤弟,话不能这么说。
伯喈先生是天下尊敬的名士,你能护送他老人家,是福气,当哥哥的只有开心。
真的,如果不是离家太久,我怕家里人担心,真的是想和你一起护送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