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1/2)
“你……”
荀爽刚要开口,身边却有一人拉住了他。
年纪比荀爽相差不多,站出来拱手道:“在下南阳何颙。
少年人,观你麾下当是饱经沙场之人。
你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何颙?还是没听说过!
但董俷已经懒得理睬对方。
现在知道询问姓名了?刚才都干什么去了?
突然,觉察到有人好像在窥视他。
董俷猛然抬头看去,见酒楼二楼上有弱小人影一晃,随即就没了影子。
殊不知,他这样的举动,却是对士大夫们最大的侮辱。
那何颙,也是当代名士。
即便是大将军何进,对他也是恭恭敬敬。
在他看来,询问董俷的名字,已经是给他了极大的脸面。
区区鄙夫,如何值得他去询问?
也就在这时候,从酒楼内传来一阵咳嗽声。
荀爽等人脸色再变,连忙躬身让开了路。
从里面走来了一名老者,年纪大约在五旬上下。
身边跟着两个少年,其中一个瘦瘦弱弱,乍一看,好像个女孩子般秀气。
另一个却是身材魁梧,相貌英挺。
这老人一出现,所有的文士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表情立刻显得有些不一样了。
城外,传来了号角声。
那是在召集颍川郡兵的号角。
“慈明,不如给老夫一个面子,让这该死的声音停了吧。
就算郡兵来了,只怕也拦不住这位小英雄。
呵呵,徒增死亡……不如这样,我待这位小英雄向你道歉?”
“啊,伯喈先生,这怎么使得,折杀小生了。
既然伯喈先生发话,慈明敢不听从?”
说着话,抬手召来一人,在他耳边低声嘱咐了两句。
这老人须发花白,身子看上去很瘦弱,但是却有一种刚正之气。
脸上带着和蔼笑意,朝董俷一拱手,“小英雄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老夫蔡邕。”
董俷这下子有点晕了!
荀爽、何颙是谁?他不知道。
可是他却听过蔡邕的名字。
三国演义中,老爹被那个三姓家奴杀了之后,也只有蔡邕为他老子掉过眼泪,哭祭过。
后来,蔡邕被王允所杀……虽然不知道王允如今何处,但董俷却不喜欢此人。
据说,蔡邕是当代的大文豪,大教育家,还是大音乐家。
董俷对蔡邕了解不多,可是却听过他的名字。
想当初,他曾是灵帝刘宏的老师,更曾经当着刘宏的面,抨击十常侍的罪恶。
可惜最后……却落得一个丢官罢职。
这是个好人,更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有时候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对于了解的人,总会有些莫名的亲切感。
猛然抬手,所有随从立刻停止攻击,退回董俷的身后。
董俷下马,整理了一下衣冠。
大步流星的走过去,在距离蔡邕还有十步的时候停下来。
插手躬身,深施一礼,“晚辈董俷,乃河东太守、司隶校尉董卓之子,拜见蔡大家。”
说完这句话,董俷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刚才楼上那个弱小的身影,似乎就是蔡邕身边的那个瘦弱少年。
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那个秀气的好像女孩子一样的少年。
怎么看怎么像女孩子,难道是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
这四个字在董俷脑海中闪过,却也让他忍不住啊的叫出声来。
难道是她?
第四十八章缘深缘浅
荀爽等人松了一口气,面无表情的看着董俷,眼中却流露着轻蔑之色。
董卓?
河东太守,司隶校尉?听上去好像很威风,可说穿了,也不过是个六郡良家子的出身。
似荀爽这样的世家子弟,或者如同何颙一般的当世名士,还真的不把董卓放在眼中。
那大将军何进怎样?还不是对他们恭恭敬敬?鄙夫,果然是鄙夫!
***
董俷想起了谁?
自然是蔡邕膝下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女儿,蔡琰。
他对蔡琰的了解不多,只是记得在评书中,曹操伐汉中时蔡琰曾经出场过。
袁阔成大师对这个女人的评价很高。
似乎后来创造过胡笳十八拍的曲子,并且聪慧过人,一生的经历也很坎坷。
除此之外,董俷再也想不起蔡琰的任何事情。
故而在看到小书生的时候,董俷也只是在脑海中闪了一下名字,而后再也没有反应,非常恭敬的向蔡邕躬身行礼。
蔡邕倒是没有显示出荀爽等人的那种姿态,而是非常和善的点头,“原来是董河东的公子,邕倒是失礼了。
不过,公子在颍川如此大开杀戒,可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若传到了朝廷,说不定还会给董河东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宦阉当道,公子的行事还是应该多些谨慎。
今日的事情,不如就由老夫出面,就这样算了?”
目光扫了一下荀爽等人,语气看似征求,却带着不可忤逆的强硬。
荀爽和何颙是领头人,先有些不太高兴。
不过听到蔡邕提起了宦阉二字,蓦地醒悟过来。
董卓的确无甚了得,可毕竟是一地太守,更兼司隶校尉,说起来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
再加上,此人和大将军关系密切,而大将军当年,更是靠着宦阉的帮助才有今日成就。
这两年来,由于士大夫的努力,使得大将军和宦阉产生了间隙……如果为了今日的事情惹怒了董卓,甚至还可能会触怒何进。
到时候,大将军和宦阉联手的话,那士大夫和清流名士,可真的在朝堂上就没了生存的空间。
伯喈先生,果然是慧眼如炬啊!
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荀爽与何颙相视一眼之后,齐齐的点头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