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董铁!”
“董铁,你抬起头!”
董铁趴在地上,小声道:“四小姐,董铁不敢抬头。”
“我让你抬头,你就抬头!”
董铁这才抬起头来,那张清秀的脸上,竟有一半沾染着血污。
董照在一旁一皱眉头,对董铁的样子非常不满。
她性子和董媛不同,有着很明显的中原女子的脾气。
很温淑,但是对门户之别,也更加的看重。
董夫人一笑,“这孩子生的倒是秀气。”
“他杀起人可一点都不秀气……娘,我可是亲眼看见,他把人家的脑袋砍成两半。”
董夫人大笑着摇头,“四妹,哪有女孩子像你这样,说起shā • rén的事情来手舞足蹈,不像女孩子。
有时间学学你二姐,端庄一点,真不知道文正怎么受得了你这脾气。”
董玉也笑道:“还有呢,这个董鄂,原本是四妹的家将。
娘,说起来他还是您白毫羌的族人呢。
这次他立了功,我已经做主让他改姓董,名鄂,自白摩。
您看如何?”
很不着痕迹的解释了董鄂两人的来历,倒是让董夫人很吃惊。
“阿丑,这次要不是你,我们董家可要吃大亏了。
虽然你年纪不大,可是也能自立门户了……这样吧,从今天开始,许你蓄养私兵。
每个月从府内提三万钱,如何?”
不论是任何家族,都有各自的规矩。
即便董家算不上世族,但对于府内的一应事物都是有统一的安排。
比如这蓄养私兵,没有家主的同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万钱,大约能蓄养一百个私兵。
当然,如果你有本事不给私兵钱,那就能蓄养的更多,家族不予理睬。
三万钱不算多,但是对于董俷而言,却是个好事。
董俷连忙向董夫人道谢,哪知道董媛突然蹦过来,拉着董俷的胳膊轻声说:“阿丑,和你商量一件事,好不好?”
“什么事?”
“把他给我……我送你五十个私兵!”
眼中的秋波流转,水汪汪的眼睛透着一抹爱慕之色,朝跪在厅中的董铁看过去。
董俷一哆嗦,心道一声不好:莫非四姐喜欢上了董铁,居然要红杏出墙?
说实话,董铁长得不错,又勇武,有眼色,还能训狗,是深宅贵妇们的理想伙伴。
可关键在于,董媛的丈夫是李儒。
李儒啊,那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很牛逼的人物,一肚子坏水不说,还很得董卓信任。
如果被李儒知道自己老婆看上了小舅子手下的人,他要不找董俷拼命才怪呢?
可不答应?
五十个私兵,似乎很诱人哦!
“阿丑,你不是还要去忙事情吗?”
董玉替董俷解了围,笑道:“绿漪可是在牧场望眼欲穿,你今天还要和狮鬃兽斗法,还要和那个裴元绍比武。
嘿嘿,这事情可不少……私兵的事情,还是回头再说。”
“啊!”
董俷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事情忘记了。
娘,阿丑先告退了;四姐,董铁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说。
忙,实在是忙死了,怎么有这么多事情?唉,真想睡觉啊。”
说着,他使了个眼色,董铁很机灵的站起来,跟着董俷走了。
而董鄂看看董媛,又看看离去的董俷,苦着脸说:“夫人,那卑下应该跟随谁呢?”
董媛看见董鄂的苦瓜脸就来气,“我要睡觉去了,你喜欢跟谁就跟谁!”
那点心思,董夫人如何看不出来?
只是出身羌人的她,对于这种事情并不在意。
儿女的事情,还是让儿女们解决吧。
“随我来……”董玉向大厅外走去,她对董鄂说:“从今天开始,你跟随少爷。
你家少爷可是万夫不挡之勇,再世的楚霸王,将来成就肯定不凡。
我推荐你过去,你可不要丢了我的脸面。
好好用心,保护好少爷,嘿嘿,一定有你的好处。”
“喏!”
董鄂忙不迭的应了一声,跟在董玉的身后屁颠屁颠的走。
两人在大门口遇到了董俷和董铁,董玉说:“阿丑,正好我也要去牧场,咱们同行。”
ps:上了周点,挺欣慰,下午还有一章。
第十七章求官(1)
董俷还没有睡醒,但脑子很清醒。
和董玉并马徐徐而行,心里面却在想着昨夜发生的事情。
可恨,初中没有好好学习,以至于记不清楚黄巾之乱究竟是在哪一年爆发。
其实,就算董俷记住了又能如何?课本上所学的都是公元多少多少年,而在这个时代,大都以年号计算。
灵帝时期的年号变换非常频繁,甚至来老百姓都弄不清。
如今是光和三年,距离黄巾之乱的爆发,还有多长时间?
眼角的余光不经意间扫过了身边的大姐董玉,董俷灵光一闪,故作天真状问道:“大姐,你对太平道怎么看?还有那个张角,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心性如何?”
董铁和董鄂非常机灵的放慢了速度,以便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姐弟二人交谈。
时仲春,经过一夜厮杀之后,临洮城格外的安静,街道上的商贩更绝了踪迹,许多店铺的门板也紧紧的关闭。
董玉似乎也有心事,听到董俷的问题,微微一笑道:“阿丑,你在考校姐姐?”
“阿丑不敢!”
“那张角也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不过自古逐鹿中原,未曾听闻有他所用的这般手段。
老子有云,以符水散施,收拢民心……让我想起来那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若我评价此人,当为枭雄。
若不及早除去,只怕汉家江山定毁于其之手。”
董俷心里对这个相识不过二十天的大姐更加的惊奇。
不得不说,大姐说的没错。
汉室江山表面上是毁于董卓、曹操等人之手,可实际上,自黄巾之乱发生,大汉江山的根基已经变得极其脆弱。
董卓等人,不过顺势而起罢了。
所以,要说汉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