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3)
君不负更加没意见,在协助祁象整理了药材之后,就离开了密室。
第二天一早,君不负挥退一帮大汉的跟随,亲自开车离开了城市,再从偏僻的郊外下山,从另外的方向进入邙山。
邙山属崤山余脉,祁象从一个小山坡慢慢走上去,只见附近的山有点儿荒凉,没有多少植被覆盖,显得有些萧条。
似乎在古代的时候,邙山的草木很茂盛的,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居住在洛阳城的权贵官员,还有平民百姓,有事没事,都喜欢上邙山游玩。
可是到了现在,草木稀少了很多,随处可见裸露出来的泥土。
祁象顺势在土坡上踩了一踩,发现地表下的泥土,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的确很适宜安葬结坟。
环视荒凉的山坡,祁象恶意的猜想,是不是千百年来,山中的大树都被砍伐干净,拿去制作棺椁了,所以才会这样萧瑟。
君不负似乎对这里也不陌生,随手指点道:“大师,那里就是受到保护的古墓群了。”
祁象看了一眼,轻轻的点头。
他曾经作为古玩界的从业人员,自然明白但凡大墓云集之地,盗墓的风气肯定十分猖獗。特别是长安、洛阳之类的千古名都,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达官贵人安葬其中。
这也意味着不可估量的陪葬品,就掩埋在各个古坟大墓里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千古不破之理。千年以降,洛阳古墓不知道被盗了多少回,以至于十室九空,山体之内充塞了许多盗洞。
这也是为什么,在邙山上总是时不时传出,哪个地方突然地陷塌方之类的消息。
为了考古研究需要,或者安全着想,肯定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把这些有价值的古墓保护起来,免得又遭受更严重的破坏。
当然,相对邙山上的数十万座古墓而言,受到保护的只不过是极少的部分,相当于杯水车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不管管理多严格,又怎么严厉打击,只要有利可图,盗墓之风肯定屡禁不止……
第178章诅咒你,缺德事!
除非邙山上的坟墓,都全部被盗空了,估计那些人才会消停下来。
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邙山之中,到底掩埋了多少坟墓,就算是研究了一辈子的专家,也得不出一个准确的数据。
反正经过严密的计算,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很含糊的数字,就是几十万座。
几十万,三以上的数字,称之为几。三十万,那是几十万,九十万,也是几十万。这其中的弹性,非常的大,很难让人信服。
再说了,专家的话,也只能信一半。谁知道,那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座啊。
何况,洛阳那可是十三朝古都啊,一些有名有姓的帝王权贵,安葬在邙山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是管理机构重点监控的对象。
但是没在历史上留名的达官贵人、豪绅大贾,也肯定多如牛毛,他们可没受保护,那可是下手的好目标。
每一个盗墓贼,心里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挖到一座大墓,足够一辈子吃喝玩乐,然后立马洗手不干……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不畏惧任何风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比如说现在,祁象和君不负在山上走了片刻,他忽然发现远处有几个人行迹可疑,鬼鬼祟祟的在山中探头探脑,好像是在搜寻什么。
刹时,祁象心中一动,脚步一停:“盗墓的?”
“大师,怎么了?”君不负有些迷惑不解。
“没事。”祁象示意道:“前面有人……”
“看到了。”君不负随意道:“可能是考古队的,他们经常在这边活动。”
“哦?”祁象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笑道:“也对,我还以为是盗墓的呢。不过想来。这大白天的,他们肯定不敢这样明目张胆……”
“是啊。”君不负赞同道:“白天他们不敢出没,只敢在晚上悄悄地转悠,打探杆。不过也有些聪明人,伪装成为驴客、游客什么的,在山上转来转去,掩人耳目。”
祁象一听,表情就变得有些古怪:“我们现在好像就是这样……你说,会不会有人也把我们当成盗墓贼呀?”
“呃?”君不负一呆,然后强笑道:“应该不会吧。”
“这个难说……”祁象苦笑了下。低声道:“你发现了没有,我们好像被人监控了。”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