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2/2)
这是群山之中的一片宝地,最幸运的是这里还有一眼清泉,水流量还相当的充足,足够三片棚户区一二百口人吃用,而至于他们开辟在山间、山腰的一熘熘小块田地,那就靠天吃饭了。
哭声不知道从哪一出棚户里最先发出,但很快的悲伤的哭泣就蔓延到整处聚集地。
昨天上午提议‘搬家’的熊文炳也是老泪横流,年龄四十三高寿的他在棚户里是绝对的高寿老人。二十五年前他跟着爹娘来到这处山坳,二十五年的时间中,他送走了爹娘,迎来了妻儿,这处山坳从最初的只有聊聊几家,变成现在四五十户,一二百口,这里不是他记忆里的鄱阳湖老家,却又跟老家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有半点的回旋余地,熊文炳绝对不愿意离开这里的。
他在这处山坳居住了二十五年,木厂、纸厂、铁厂,熊文炳二十五年中没有轻松过,除了冬天以外,他就没有歇息过。中间他有过几次受伤的时候,可靠着周边相邻的帮手,熊文炳闯过了那一道道难关。老于世故的他不相信那些人口中说的话,陈家军就会那么好,给所有人发吃的喝的,还有房子?骗鬼喽。熊文炳是绝对不信的。
可是一点都不信那些豫西人的熊文炳,却不得不高声倡议所有人去河南,去豫西。因为他明白郧阳真的没粮食了。他们这处山坳所有的粮食加到一块,细粮只有百十斤,粗粮不到五百斤,还有千把斤的杂粮,人均粮食连十斤都没有。
这些粮食可以让他们撑过半个月、二十天,甚至更久。但之后他们就能拿到粮食么?没有粮食他们这个地方所有人就都活不过这个冬天。
陈家军在郧阳的行动出乎意料的顺利,这顺利并不是顺利在陈家军事先埋伏下的暗子,而是顺利在中原连续的战争让襄阳粮市崩塌了,让无数郧阳人和流民在陈鸣带兵打过来之前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粮食的短缺和供给的困难。
人不能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意味着失去生命,尤其在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冬季。
所以陈鸣的宣传,用粮食勾动着无数人心中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他们顺利的让千千万万的流民、棚户走出了大山密林,甚至让一些郧阳人都融汇进那股人流中。
粮食,生命。一切为了粮食,为了活命……
第一百八十七章选择与负责
郧县,郧阳府城东面的琵琶滩。
穿梭整个郧阳府东西的汉江在这里又有了一个九十度转折,于是郧阳便多出了一个琵琶滩。
此处之汉水段,北是十八盘山,南是猴子崖,琵琶滩就在中间,是汉江郧阳段有名的鬼门关之一。而现在这里,变成了陈家军汇聚流民棚户的聚集地。
一支支面带凄然和对未知的恐惧的流民队伍汇聚到这里,陈家军以十户为一甲百户为一保,设立甲长和保长,编组青壮为义勇。‘保’便是陈家军最基础的建制单位,往上去的‘乡’和‘区’,就是千户、万户了。陈家军又不是游牧民族,更不是朱明,这乡长和区长就是一个临时的编制。等到队伍抵到南阳和汝南之后,还是以保为单位分头安置的。
这种‘建制’是为了保障流民队伍的秩序,也是为了尽可能的维护流民的安全。
陈鸣一个很令流民安心的措施便是没有打散流民自身的‘建制’,而是把三三两两的小队流民汇聚一块,变成一个满编的‘保’;以尽可能熟识相知的‘保’组成一个‘乡’,提拔流民棚户当中有威望的带头人,不止委任他们当保长,甚至还让他们当乡长。这些有威望的带头人,在陈鸣看来,自家将军府完全可以吸纳他们进入政府官员系统中。
就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大字不识几个,也没关系。
未来的陈家天下,官府朝廷可绝对不是皇权不下乡了,像春秋两汉唐宋那样直接设立吃皇粮的里长或许还有困难,但乡镇一级的官吏是绝对要设置的。明清两朝中国地方宗族势力大盛,这直接就影响了政府对全国力量的掌控。
这些坐上了甲长、乡长的带头人如果表现得好了,甚至表现突出,未来等待他们的就是正儿八经的官职,执掌一乡一镇乃至一县,也不是不可能。
陈保广他们这些暗营暗探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正副区长,要么就担负着督管粮食物资的重任。等到陈鸣带着一部分队伍领沿着陡河回到郧县的时候,琵琶滩这里已经十几万人汇聚,有义勇小两万人了。
很粗糙的编制,很简单的编制,却以最直接的事实回击了最近日子郧阳府的流言——陈家军不是‘流寇’,不是唐末的黄巢,不是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虽然数以万计的义勇近乎是斩木为兵,像极了历史上的流寇。可是陈家军用粮食,用三天按时按点足量发放一次的粮食,和那粗糙简单的建制让几十万人建立起了一种很简单的秩序。
有了秩序,那怕是很初级很初级的秩序,也比混乱强大出许多倍。
陈鸣用五天的时间在义勇中挑选出了总数一万人的新兵,让他手下可直接指挥的兵力扩大到了两万人。这一万新兵的家眷每天可以多出一斤粮食的口粮,这些‘兵户’与之前的六七千新兵的家眷组成了这支流民大军中仅有的两支‘军区’。
“能带走的粮食都带走。”陈鸣很决然的下令。既然那些人对满清保有希望,那就让他们在希望中饿死吧。他们选择了陈家军的对立面,饿死就也别怪陈鸣心狠毒辣了。
郧阳府境内确实缺粮,被陈家军这么一阵搜刮,粮食会更少。可当地的‘我大清良民’和那些依旧选择留在山林中的棚户流民,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要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负起责任。
或许用不了一个月半个月,可能只需要十天甚至更多地时间,在陈家军开拔离开郧阳府后,整个郧阳府就会陷入无粮可食的境地,应该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是去,可谁让他们选择了满清呢?选择了继续忍耐,继续不反抗。陈鸣不会去顾惜这样的人,虽然他可以选择将一部分粮食发放下去,缓解一二郧阳的缺粮之疾。而不是让一艘艘满载粮食的运船经过一处处让人脑门发凉的险滩。
陈鸣的选择无疑是让郧阳府雪上加霜,他把大批的粮食随军运走,就是宁愿将一船船的粮食沉没在汹涌湍急的险滩恶浪中。
当然,这一切郧阳人还没有意识到。被陈家军震慑住的郧阳乡绅大户,现在正像受了惊吓的乌龟将自己的一切都缩回到‘最大安全’的龟壳里。尤其是郧阳北部和南部,郧西和郧县就在陈家军的眼皮底下,陈鸣南下队伍的另一部分和整个郧阳府南部地区愿意跟着陈家走的流民棚户,现在全部聚集在保康,陈鸣没有带着他们回郧北。不然数以万计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老百姓和无数的妇女儿童,能把郧南到郧北的几百里路变成万里长征。
他们从保康顺着南板仓河直接就能抵到谷城。虽然其间的道路很难走,可也比数以万计的人群跟随着陈鸣返回到郧阳北部,然后几十万人再整顿向东出发。估计不等陈鸣走到均县,新任湖广提督已经带着湖南的绿营打过来了。
陈鸣的时间不多,只是半个月。不然郧阳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