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猜想(2/2)
江日胜叹息着说:“看来我们上次回去,给了他们转移的机会。”
寺田清藏看了江日胜一眼,缓缓地说:“夏辑五回了泉城,还主动找了我,他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泉城铁路大厂有**。”
泉城铁路大厂始建于1910年,1909年,德国工程司进驻泉城城西三公里的大槐树庄,开始了建厂勘探、设计和筹建工作。
直到1913年4月1日,“交通部直辖津浦铁路局泉城机器厂”建成并正式投产。
当时厂区占地总面积57万多平方米,厂房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设备82台(具),工人411名。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配置,都比同时期的浦镇厂、天津厂胜出一筹。
集中在这里的产业工人们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素质,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他们使用国外进口的先进机器设备,按照工序和工艺连续生产,各工种紧密配合,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1921年6月,在山东早期**人的领导下,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第二年,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工会组织——泉城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宣告成立。
1924年10月,党组织派人到铁路大厂开展工人运动,恢复被军阀封禁的工会,团地委也派同志到工厂,厂里出现了党、团、工会共同开展工作的局面。
也就是在那个时期起,铁路大厂就有我党团的活动,现在铁路大厂有一千多名工人,早就秘密建立起了党组织:**津浦铁路泉城大槐树机厂党支部。
江日胜不动声色地问:“抓到了吗?”
二十年前,铁路大厂就建立了工会,谁都知道铁路大厂有**活动。但是,知道有**是一回事,能不能抓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寺田清藏点了点头:“抓到了,夏辑五亲自在审。”
江日胜喃喃地说:“这么说,他不是**?”
寺田清藏说道:“这次**电台转移,可能只是巧合。**跟老百姓的有关系很融洽,我们一走,很多人向**报告。”
江日胜轻轻摇了摇头:“如果夏辑五没有表现得像个**,老百姓又怎么会信任他呢?他如果不是**,铁路大厂的情报从何而知?这个所谓的**,会不会是夏辑五为了赢得我们的信任,故意拿来凑人数?”
寺田清藏说:“你还是怀疑夏辑五?”
江日胜说道:“当然。他的行为前后矛盾,完全说不通。他如果不是**,是怎么学会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的?要知道我的手下,受过专业训练的,也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寺田清藏淡淡地说道:“你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等他破获了铁路大厂的**组织,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他还是信任夏辑五的,在夏辑五的眼神中,他能看到夏辑五想上位的渴望。这种目光,只有真正的汉奸才会有。
既然**的电台转移到了泰山,那一带是**的根据地,日军除非扫荡,否则鞭长莫及,目前来说更是没有办法,寺田清藏只好带着人和设备回去。
最高兴的莫过于袁光石,今天早上杀的猪,还剩下大半头,这次的损失不算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