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互相试探(1/3)
匈奴人经略西域的大计定下,还需要考虑一下汉人的态度。
虽然匈奴人并不至于害怕汉人,却也担心汉人继续去捣乱。
为了套取汉军的动向,谈话基本上由赵信主导。
大汉的局势伊稚斜并不懂,话说多了反而容易坏事。
可惜的是,匈奴人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马括和罗杰夫是来自未来的人,对历史未来的发展大势了然于胸。
赵信试探着问道:“听说博望侯从西域带回来许多种子,不知长势如何?”
久居汉地的赵信知道,汉人最注重农业。凡是能提高田地里产出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马括遗憾道:“我久居定襄,长安的事并不了解。博望侯的事,所知确实不多。”
张骞的种子率先在长安试种,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还没有大面积地推广。
等大司农试验稳定之后,才会渐渐地向全国推广栽种。
我们现在看来,这些事情好像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发展工业和科技重要。
殊不知,农业在古代,是头一等的大事。
劝课农桑,替天子牧民,乃是地方官的第一本职工作。
新的农作物长势如何,马括确实不知道。不过即便知道,他也不会告诉赵信。
赵信又问:“不知博望侯后来是否又出使过西域?”
马括无奈地道:“翕侯也太看得起在下了。我们二人在翕侯麾下刚刚升到了什长,就遭遇了全军覆没之灾,现在又是大头兵一个,还得从头开始。”
马括的话,说得赵信脸上一红。
属下遭殃,作主帅的多少都有一些责任。马括说得那么凄惨,在赵信脸上也不是什么光彩事。
尽管现在在匈奴地位显赫,却也是败军之将。
历来改庭换面者,就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战败投降,一种是率部投诚。
战败投降的,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