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且鞮侯(2/3)
所以且鞮侯见马括说“久仰”,自然而然地也就笑纳了,以为马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便没有继续介绍自己的身份。
且鞮侯又看马括对自己的身份好像不以为意,更是生出了敬佩之意。
如果马括知道自己随口的一句“久仰”,让他错过了匈奴大单于的儿子,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不过,即便后悔,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马括脑子只想得多吃些匈奴人的饭。
“你既然在汉人地界混,那我就还叫你侯千替吧,免费生出无畏的事端。”马括说道。
“马公子说得在理,来,咱们喝酒。”
且鞮侯,也就是侯千替,是匈奴贵族,自然知道匈奴大祭司曾经说过的话,马括和罗杰夫能被大祭司看重,肯定不简单。
侯千替在这里苦等马括,主要目的还是要结交马括,为日后自己在匈奴的发展打基础。
从西汉朝开始,华夏文明中的皇位传承基本上形成了父死子继,立嫡立长的传统。
匈奴不同,兄终弟及的情形仍然大量存在,所以且鞮侯虽然不是伊稚斜的嫡长子,却也不是没有机会得到那大单于的位置。
匈奴也有自己的皇族,唤作“挛鞮氏”,上任单于死后,新任单于往往是在挛鞮氏中重新选举一人担任大单于,在上任大单于的兄弟及儿子中选出一位年富力强的人。
所以,匈奴政权中很少出现后宫干政,母强子弱的政治格局。
除了挛鞮氏之外,匈奴还有另外几大势力,和挛鞮氏分庭抗礼,是匈奴势力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此可见,匈奴的政权更像是几个部族组成的联合政府,由挛鞮氏主政,另外几个大部族势力辅政。
外围许多小势力选择距离自己近的一个大势力去依附。
当然,也有大势力没落的,沦为了小部落,甚至直接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也有小部落一步步地成长,成为了可以割据一方的大势力。
侯千替道:“马公子想必知道,我在匈奴中有些势力,如今手边正是缺人之际,不知马公子是否愿意屈就呀?或者马公子觉得我的庙不够大,也可把你推荐到我父王那里。”
马括闻言,只当侯千替只是个普通的匈奴贵族。
如果让一个匈奴人听到这一番话,恐怕早就倒头就拜了,哪里还会有半分犹豫。
马括不是匈奴人,马括心里面想的是:在你们漠北吃沙子,就算让我当大单于都不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