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的良心就不痛吗?(2/4)
朱瞻基挑着大拇指道:“真香!想到这海蛎子加了蒜之后烤制会这么香!我原以为苏老坡用火烤的法子已经够好了。”
杨少峰撇了撇嘴,说道:“这玩意可是好东西,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男人吃了一夜七次,女人吃了年轻漂亮。”
朱瞻基打量生蚝的目光顿时就变了,强忍着流口水的冲动道:“真的?是不是还得找御医给它配上几味药?你这么烤,会不会浪费了它的药力?”
杨少峰摇了摇头,不无遗憾的说道:“不光是生蚝,还有扇贝,就是没有粉丝和辣椒,要不然这玩意更香!”
接过刚刚烤好的生蚝之后,朱瞻基道:“粉丝和辣椒是什么玩意儿?哪儿有?郑和带回来的那些种子里还没有?”
“没有,”杨少峰摇头道:“这两种东西是我在翻看古籍时找到的,据说是殷商遗民在海外发现了土豆和辣椒。
据古籍记载,辣椒这玩意的味道要比茱萸的味道更辣一些,但是其中有一股特别的鲜味,让人欲罢而不能。
而土豆这玩意不仅能用来制作粉条,还能炒着吃,烤着吃,可谓是亦菜亦粮的好东西。
最重要的是,土豆的产量极高,跟这玩意在一起的还有两种产量极高的粮食,一种叫做玉米,另一种便是红薯,都是亦菜亦粮的好东西。”
“古藉呢?”朱瞻基的眼睛开始放光:“还有,那本古籍上说的海外又在哪儿?难道不是郑和去的西洋么?”
杨少峰摊了摊手,无奈的道:“小时候看的,早就找不到了,兴许是被我拿去如厕了。
至于古籍上所说的海外之地,我倒是还记得一些,由倭国出发后一直向东,大概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一听到十万八千里这个数字,朱瞻基的心就先凉了一半,转而也回过味儿来了:“你又在骗我!
殷商灭亡之后,商民自然也就成了周民,人还是那些人,不过是换了君主和国号,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区别?还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就算他们真的跑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那又是怎么记录下来的?你识得殷商文字?记载着这些事情的典籍又是怎么传回中原的?又是怎么落到你手里的?”
杨少峰顿时变得目瞪狗呆——这二傻子怎么变聪明了?没那么好骗了?
想了想,杨少峰干脆换了副嘴脸,比划了一个道士常见的稽首礼:“无量天尊,刚刚是本座在说谎,实在不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