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到底是谁犯蠢?(2/4)
怎么说?说永乐十八年的时候山东会有一场唐赛儿起义,现在不确定还会不会发生,所以我打算跑到山东去替你镇场子?
说出来之后会不会被人扔火堆里烧了?就算是不烧,那朱老四会不会问自己是怎么提前知道的?是说朱重八托梦还是说自己是穿越者,所以才知道的?
这种狗屁倒灶的说法,说出来也得有人信啊!
朱瞻基见杨少峰不说话,便笑着道:“先可着倭国折腾吧,等开春了咱们把城池给修好,让户部迁移百姓过来,这里就是大明的一个州县,你想怎么折腾不都随你?
还有,与其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你还不如想想倭国的那四万劳工该怎么办呢。咱们来的时候,可没预计到会有四万劳工,带的物资不够吧?”
一听见物资这两个字,杨少峰顿时就头疼起来。
在最开始的时候,杨少峰最头疼的是很多事情想干却没办法干,比如码头港口和城池,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工,所以只能先勘探规划。
而现在的情况是,后小松后小松和后龟山这两个后字辈的难兄难弟很快就会各自运送两万劳工过来,在解决了劳工不足的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物资不足的问题。
杨少峰等人从大明出发的时候,整个舰队一百四十多艘宝船确实带了不少物资,足够整个舰队消耗到永乐十八年六月份。
但是加上徵葛诚二郎送来的三千劳工,再加上后字辈两兄弟将要送来的四万劳工,这些物资可就不够用了。
更头疼的是,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大明往倭国运,不光不划算,而且没办法满足几万人所需要的物资缺口。
在倭国就地补给,先不说那些简单到极致而且难吃的极致的食物能不能吃的问题,就是倭国本身都已经穷成了狗,再搜刮他们的物资来进行补给,估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彻底逼反倭国。
逼反倭国没什么,两万五千多的步兵再加上三千骑兵还有一百四十多艘宝船以及宝船上的那些将士,就算横推了倭国都很简单,而且朱老四也不会在意,杨少峰也不用害怕担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