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又要掉头发了……(2/4)
朱瞻基皱着眉头道:“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儿,那从翰林到六部,岂不都是你杨家庄子的生员生员?那其他的生员怎么办?”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道:“其他生员?关我屁事?这种事情,以后你自己慢慢头疼便好,难道还要拉着我跟你一起头疼?再说了,你确定杨家庄子上的那些小家伙们想要当官?”
朱瞻基揉了揉脑袋,说道:“你这么一说,我更头疼了——真要是算起来,他们都是有才华的,如果有才华却不入朝为官,岂不是遗贤在野?”
朱瞻基确实很头疼。
杨家庄子的那些娃子跟伊逍和白庚很像,按照杨少峰的说法就是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个个都是允文允武的好苗子。
现在顺天府的工地上面就活跃着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杨家庄子学堂的孩子,他们跟在工部那些官员的身后学习怎么材料用量的计算,物资消耗的计算,人工的统筹安排,同时还要给工部的官员们打下手。
换句话说,那就是这些娃子已经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历了一些工部主事才能干的事情,也算是有了指挥大型工程的经验,光起跑线就比其他的举人甚至进士们提前了一大截。
边市城那边的情况当然就没有这么夸张,但是跟大明其他地方的学堂比起来,边市城学堂里面的那些鞑靼人和瓦剌人虽然经义学的不够,其他的很多学问也没有学,但是在计算方面,却又要强出一大截来。
看着朱瞻基眉头紧皱的样子,杨少峰忍不住笑了一声道:“似伊逍和白庚这样儿的,有一个两个的,那是天才,若是有上百十个,就只能算是人才。若是千千万万的学子都和他们一样,那他们两个也不过是中人之姿罢了。”
朱瞻基眼见左右已经无人,仅有把守贡院的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便低声道:“你又想干什么?”
杨少峰道:“不干什么啊,我就是瞧着这些读书人不顺眼,所以多培养几个跟我一样的正人君子出来,也是替你培养人才呢。”
朱瞻基疑神疑鬼的道:“不对,我总觉得你是打算向科举下手——你想改掉科举的模式?”
慢慢踱了两步,朱瞻基愈发的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道:“没错,你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在都城规划的时候,你曾经提到过要建立学堂,还有那些研究院之类的机构,你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算计了,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