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洗耳恭听(2/4)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银行会慢慢向整个大明铺开,以后每个州府的治地,都会有一个二级的分行或者三级的支行。
换句话说,大家在边市城把银子换成了宝钞,等到了顺天府,完全可以把宝钞再换成银子,这里面不会有任何的火耗,更不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费用。”
再次起身踱了几步,杨少峰又接着道:“当然,如果单只是这一个消息,倒也不值得大家专门去洗一次耳朵。不过,本官接下来所说的,就是实打实的好处了。”
见众人都仔细瞧着自己,杨少峰便接着说道:“首先呢,是拆借。
本官多少知道一些商业上的事情,也知道大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需要拆借银两周转的情况,可是这拆借嘛,能不能拆到,拆借的利息又是多少,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指了指张人杰,杨少峰笑道:“比如张老伯觉得今年生意好,来年的时候想要扩大一些,而手里的本钱又不趁手,所以就想着去找成国公府的朱老伯去借个几千两银子。
咱们先不说成国公府的朱老伯能不能拿得出这笔银子,也不说张老伯需要搭进去的人情,光是这互相拆借之间的利息,张老伯就得心疼吧
可是现在呢,张老伯完全可以凭着往年的流水账簿和地契去找银行拆借——本官觉得吧,这大明可能找不出比银行更有钱的人了,毕竟这是皇家和朝廷的产业,而天下又有谁敢说自己比国库和内帑还有钱
至于大家所关心的利率嘛,本官现在就可以透露一点,那就是利率绝对比民间互相拆借的利率低得多。
另外,大家手里如果有余钱,以后也别再往地窖和猪圈里埋啦,存银行多好既不用担心银子发臭,而且还有利息可以拿。”
张人杰摇了摇头道:“状元公莫要糊弄老朽,向来只有往钱庄里存钱要收保管费的,何曾听说过还要倒给利息的”
杨少峰呵呵笑道:“这不就听说了么因为咱们这银行跟钱庄不同,既吸收存钱,同时还往外放贷,而放贷的利息,恰好又比存款高那么一点点儿。”
杨少峰这么一说,张人杰等人就明白了。
合着这银行就是拿着吸来的存款再放贷,里外里自己根本就没花一分钱,最后还能再剩下点儿——除非存款的人多于放出去的贷款,否则这银行根本就没有赔钱的可能!
至于说存款的人会比拆借的人少,这种情况连想都不用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