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2/3)
途中艰辛自不必说。
他状告的陈述,是当朝左相陈晔旧部。陈晔乃是元皇后之兄,太子之舅父。
蒋玉舟入京途中,遭到百般阻挠,九死一生到达京城。
好不容易入了朝堂,面见圣上,面诉陈述之罪。
圣上将此案交由大理寺查办。
案子还没查出来,蒋玉舟却失踪了。
朝中哗然了一阵。
每天都有人生,每天都有人死。
一个蒋玉舟,微末如蚍蜉。
久而久之,便没人再提过他。
所以,当他再度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诧住了。
那是在天子秋祭的祭台上,蒋玉舟身着宽袍大袖的道袍,被发跣足,于九尺高台,当着文武百官,京城百姓的面,痛斥太子一党上下勾结,鱼肉百姓之罪。
痛斥之后,他当着清朗的乾坤,迷蒙的百姓,错愕的群臣,以一把寒铁匕首没入胸口。
他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大兆王朝至今,已二百余年,辉煌过,繁华过,绚烂过,如今只剩下绚烂绽放后的一滩烂泥。不除烂泥,则国运危矣。若要除这滩烂泥,非千千万万人鲜血不可。今,自我始。
之后,皇帝迫于天下悠悠众口的压力,下令彻查陈述贪墨一事。
牵扯出了陈晔,牵扯出了太子。
此案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天下人的眼睛都看着。
皇帝重惩太子,废太子位,贬为庶人,流放千里,永世不得入京。
太子党羽一一剪除,朝中官员几乎大半换血。
而太子在流放路上,一个下雪的冬夜,以一条素白的绫自挂于边关一个破小驿站的房梁上。
当时蒋玉舟失踪,京城里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害怕,逃回益州了;还有人说有人先下手为强,已将他杀了;还有人说他忠肝义胆,有人救了他……
以前的赵沅不愿去想这些事情。如今她想了想,觉得第三种可能更大。
而那个救了他的人,或许就是宋霁。
“蒋玉舟是谁?我不知道。”宋霁往马车逼近。
那刺客只是阴沉沉地笑了一声:“别过来,再过来她就没命了。”
赵沅头皮发麻。匕首割破了她的肌肤,有血珠渗出来。
“赵二。”宋霁道:“你可还好?”
赵沅一时错愕,刚才她担心刺客知道宋霁认识她,不好周旋,故而一直没出声。
宋霁还在外面,根本没见到她,怎么知道马车里的人是她?
刺客低首看了眼赵沅,推了她一下。赵沅只好应声:“我没事。”
刺客用匕首压住她的脖颈,问:“你们认识?”
赵沅知道,这个人只是想利用自己逃出宋霁之手。想得美!
她眼泪说滚便滚,哭道:“当然,他化作灰我都认识。当初便是他带着人抄了我家,带走我父,害得我家破人亡。”
刺客微愣。
宋霁立在车外,与车里的人只隔了一道门帘。
听着赵沅的话,他眉峰微微一动,随即反应过来。赵二这是要跟他撇清关系。
雨越下越大,巷子里连个行人都没有,高高的巷道掩映下的空道,弥漫着肃杀之气。
他眼角的余光忽然瞥到马车后的巷尾有一道身影,目光微微一定,望过去。只见是一个身材高大,身穿麻衣的少年,双目望着马车,眼神如鹰。
宋霁看他的神情,猜出了他是谁。
大抵就是赵二赞不绝口的那个什么赵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