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汉末的一些情况(3/4)
(184年-220年,东汉中平元年-建安二十五年)系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国内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著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dòng • luàn时代的多元面向。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割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如: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
曹操,占据兖州。
孙策,占据江东。
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焉,占据益州。
张鲁,占据汉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