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吕司的三国 > 12、汉末的一些情况

12、汉末的一些情况(1/4)

目录

汉末的一些情况

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

由於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的就是黄巾之乱。

时代的动汤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装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地方豪强发展到后期,又逐渐分化为士族与庶族两个阵营。其中,士族在土地与权势方面占有了优势,也因此拥有垄断政府高层的实力,形成了三国两晋时期特殊的士族政治。

除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之外,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

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官员),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信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从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一级,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结果,使各个州牧纷纷利用天下大乱,名正言顺在地方割据势力,而那些未被改为州牧的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还有人在战乱中自封为州牧和刺史,如此一来,等于宣告东汉政府的实质统治力已经名存实亡。

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百姓生活自然苦不堪言。

从国家制度层面而言,汉朝末年的社会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形态,政治腐败,阶层腐败,阶层对立,制度分裂成为必然。

从各方势力而言,主弱臣强,各方诸侯割据,拥兵自重,相互征伐,地域分裂成为必然。

从社会民心而言,为政者政令不通,失了民心,同时阻碍了一批有志上升者的道路,各个利益集团心态不一,人心分裂成为必然。

综合以上制度、地域、人心的分裂形势,最终形成了汉朝末年烽烟四起,诸侯割据几十年,天下三分几十年的形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