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1/2)
孙,罗州刺史冯暄等忠于朝廷的当地夷人首领配合下,一路凯歌,虽是偏师,但也把几个死硬到底的叛贼首领剿灭,至于愿意投降,归顺朝廷的首领则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一个个被封为州县长官。
其中有个钦州刺史宁猛力,是钦州一带最大的俚人头领,开始也打算跟着李光仕一起叛乱,可是还没等他发动,周法尚就把叛乱给**了,何稠所部也逼近了他的领地,于是这宁猛力心惊胆战,跑到何稠的行营,请求孤身入朝面圣领罪。
当时这宁猛力已经身患重病,何稠看他病重,就让他不要万里迢迢地随自己一起上京了,等养好了病再说,还跟那宁猛力约定,**月间的时候,大兴相见。
等到何稠回到大兴时,向皇上禀报此事,皇上当时还有些不高兴,认为俚人狡诈无信,当时一定是装病骗这何稠。后来没过几天,消息传来,说是宁猛力十月的时候病重死了。皇上虽然信了这宁猛力是真病,但还是责怪何稠没有让其上京,这下子他的儿子有可能会再次反叛。
但当时何稠却是很有自信地说,他认为宁氏父子都是讲信义的人,宁猛力曾经和他说过,要是自己不能行动,无法上京的话,也请求让嫡长子宁长真到大兴当侍奉皇上,现在他死了,他儿子宁长真一定会自己来大兴的。
结果过了一个月,宁长真果然一身孝服进京,他对皇上说,先父临终前告诫他,与何大使有约,一定要在大兴相会,要是自己去不了,宁长真也要赴这个国士之约。所以宁长真把宁猛力葬了以后就直接上路了,都没有按律丁忧。于是皇上感叹不已,说是何稠居然能让狡猾的蛮夷也这样讲信用,实在厉害。
也正因为此功,何稠被加了开府,成了四品官员,不过他那个开府将军是虚职,老本行还是制造各种精巧的器物。”
王世充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暗想:这何稠听起来和那将作大监宇文恺一样,只是个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杨坚生姓节俭,不喜欢精美奢侈的东西,更不喜欢大兴土木。所以何稠在杨坚这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坚要给他一个平叛的差事,让他立点军功以升官,也算是为了弥补对他的歉意吧。
高熲看到王世充沉默不语,笑了起来:“按我朝律法,非有战功者或者政绩突出,考核优等者,不得晋升。何稠那次大涨了国威,让皇上脸上有光,除了做锦衣外,他还有别的一样本事,就是修龙舟。”
王世充有些意外,说道:“这也太大材小用了吧,那龙舟不就是端午节时用来竞速的那种船嘛,有必要要何稠这样的大师去建造?再说了,皇上是要和人比划船的速度吗?不坐大船而要坐龙舟?”
高熲摇了摇头:“行满,你可能误会了,何稠所建的龙舟不是端午比赛的那种东西,而是供皇上去江都时乘坐的豪华大船。那龙舟的图纸我亲眼见过,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上面足足有四层建筑。最上层是正殿和内殿,正殿足可以接见上百名朝臣,内殿也可以接见二十余人。此外还有东西朝堂,供官员们休息。
中间的两层加起来有一百二十多个房间,全是用上好的檀香木打造,内部镶金嵌玉。最下面一层也有数十个房间,都是供宫女和内侍们居住的地方。这是给皇上乘坐的大龙舟。”
“而独孤皇后所乘坐的叫翔螭舟,除了规格上比皇上的龙舟小了一点以外,一切都是按造那条龙舟的标准打造的,也是四层建筑。此外还有九艘浮景船,都是三层建筑的水上宫殿。
行满,你说这何稠能建出如此巨大的龙舟,还怕他对着图纸造不出我们所需要的五牙战舰和黄龙战船吗?”
王世充长叹一声:“高仆射,此人如此大才,正好这次造船时能派上大用场了,只是他这样的能工巧匠,往往追求那种完美的杰作,我们这次图的就是一个快字,他在这方面没有问题吗?”
高熲笑了起来:“那座巨大龙舟,何稠造起来也不过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这还包括他设计图纸的时间。军情紧急,何稠自己也是上过战场的人,知道军情如火,他不会在时间上误了你的事,你就放心吧。”
王世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高仆射这样说了,那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次我跟何稠一起去东莱,五个月内,一定会给您打造出足够五万大军渡海的战船,请高仆射安心!”
第二卷突厥攻略第三百九十一章东莱船王
四个月后,青州东莱海边的沙滩上,绵延三十余里的海岸线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海中,几十余艘船身高达十余米,长度足有六七十米,船身之上竖立着高达三四层楼的五牙战船,正挂着六七面帆,在离岸三四里处的大海中劈波斩浪。
而在沙滩之上,几十艘五牙战舰还在相隔里余的高大平台上紧张地制造着。数以万计的船工,光着膀子,只穿一条犊鼻裤,浑身是汗地忙碌着,有的船刚刚有一个龙骨的形状,有的船已经开始在打水密舱了,有的船正在已经成型的船体上安装桅杆,更是有些进度已经完成了大半的船,已经开始在基本上完工的船甲板上,盖起那种三四层的高大船楼,并在船底和船身上包上铜皮了。
王世充一身五品浅红色的官袍,戴着乌纱,在这沙滩上来回行走,陪在他身边的,则是东莱所在的莱州刺史,前工部尚书宇文恺,还有何稠和三弟王世伟。
宇文恺年约五十,身材瘦小,尖嘴猴腮,花白胡子,高鼻深目,看起来也不太象中原人,面相中透着一股精明,但给人一种商人的感觉,而不象是曾经位居一部尚书的**。此君号称天下巧手第一,擅长大型的建筑工程,大兴城的修建工作,以及仁寿宫的建造,都是出于宇文恺之手。
但是这位当世巧匠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贪,鸡蛋过了他的手都要小一圈,每次大型工程都会大贪特贪,就连上次平定南陈后,留守建康的宇文恺都没有忘了和时任建康总管的守将于仲文合伙倒卖军粮,结果酿成江南大乱,事后也被追责,免官除爵,一撸到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