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2)
儒学起自关东,孔子、孟子、董仲舒这样的儒家大师一向是出自关东一带,关内之地却是老秦故地,上千年来汉胡杂居,民风强悍,以前在战国时期也是崇尚商鞅的法家之术,这种自先秦以降形成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朝一夕所改变的。
五胡乱华,神州陆沉以下,大批我汉人的精英名士,又随着东晋南渡大江,开创了江左流派,南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这几百年来是非常深厚的,这点你也应该清楚。
所以关内大兴虽然是我朝的国都所在,集政治与军事中心为一体,但要论文化,尤其是儒学,此地并非天下儒子心中的圣地。要想东连山东河北的儒生,南结江左名士,那开堂授业的地方设在东都一带的中原腹地,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自古以来,想要出世,当隐士的,多入终南山,而想要入世,当传世大师的,那包先生的选择就是最合适不过,洛阳在天下一统的时候是整个天下的中心,离大兴也不远,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包先生选的地方实在是非常不错。”
裴世矩说得双眼放光,不停地抚须感叹。
王华强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对了,弘大,上次跟你说的那件事,就是托你向长孙晟进言,然后找高仆射批准,想办法让染干南迁附塞,现在有下文了吗?”
裴世矩笑了笑:“其实在射箭场出事前后,这事就基本上定了,长孙晟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何种生意,但是能帮他实现分化瓦解突厥的计划,他自然是求之不得,直接就带上我去找了高仆射,那天射箭场出事的时候,我们两人正在高仆射的尚书省里谈这件事呢。”
王华强微微一愣:“这等见不得光的机密要事,也能在尚书省里公开说?就不怕泄密吗?”
裴世矩摇了摇头:“议事的时候,自然是摒退左右的,只留下了柳述一个人纪录。至于具体的细节,后来高仆射是准备把我们两人带回到齐国公府内的密室里详谈的,可是我们走到半路就碰到高仆射的家人回报,说是射箭场里郡马和杨世子打起架来了。
所以高仆射就让我们先回,他处理完了此事后,当晚把我们叫到府上敲定了行动的细节,可能因为你人不在大兴,这也是他派出眼线,四处找你的一个原因。”
王华强叹了口气:“原来如此。”
裴世矩的眼中神光一现,笑道:“还有件事,我得恭喜一下行满正式得官了。”
王华强一下子陷入了迷糊状态,刚领了个仪同回家闲居的那一年,他还存了点希望,指望着高老头能想起自己,哪怕让自己出去当个七品县令也好,但这两年他已经越来越不报这希望了,所以才会咬咬牙想去抱抱杨素的大腿。
王华强本能地摇了摇头:“弘大,你没有跟我开玩笑,我怎么稀里糊涂的又得官了?高仆射不是准备一直把我冷处理吗?”
裴世矩笑了笑:“行满,你我相交也有多年了,什么时候见过我骗过你呢?消息千真万确,过几天就会正式宣布。这次可不是高仆射的吩咐,纯粹只是我作为老朋友,先给你透个风,让你作好心理准备,这次高仆射给你的可是正式官职,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恭喜。”。)
第二卷突厥攻略第三百一十九章兵部尚书
隋朝此时的行政权力,全部集中于三省六部,其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主要是纪检、监察机构,负责起草诏书等,行的是汉时的御史大夫之事,真正的行政权力机构,相当于后世国务院的,则是现在的尚书省,由于尚书令一职长期空缺,所以身为尚书省二三把手的左右仆射,则是帝国真正的正副宰相。
尚书省内设了六部,兵部,吏部,度支(开皇中期改名叫民部),都官(刑部),工部,礼部。六部分设尚书一人,总领部内之事,另设侍郎四到六人,以副部长身份分管曰常事务,如裴世矩现在的身份就是民部(隋时的度支,唐以后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而改叫户部)侍郎。而每个部下还设有四个司,各设郎中一人主事,每个司设员外郎二到三人辅之,而王华强现在被授予的,就是兵部的员外郎。
王华强定了定神,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他还是有些接受不能,他平复了一下自己起伏的心潮,尽量平静地问道:“是哪个司的员外郎?”
裴世矩道:“现在还没有正式确定,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驾部司的员外郎,行满,以后军械的制作与设计,就得交给你了。”
兵部是汉时的大司马职能的转变,负责全国的军事与战略,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六人,从四品。掌管武官选用及全国的兵员名册,府兵档案,军事典籍。军械。军令及军事地图等。
兵部下面设了四个司。分别是兵部司,掌管全国的军士名册与驻防情况;职方司,掌管所有武将的档案与资料,负责大将军以下的武官的升迁与任免;驾部司,负责军械的设计与制造,兼负责全国的军马与战车的喂养与维护;库部司,分管军士的军饷发放与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全国上下武库的管理。
王华强开始飞快地想起现在兵部的情况。现任的兵部尚书苏孝慈,可是当朝重臣,兼任着东宫右卫率的职务,铁杆的太子一党。
这位苏孝慈,是典型的关陇军功贵族成员,扶风(今陕西宝鸡市境内)人,父亲曾做到过北周的兖州刺史,典型的武将世家。
苏孝慈从小就弓马娴熟,武艺高强,长得也很英俊帅气。由于其仪表堂堂,在北周初年就被选入宫中担任侍卫。还跟随出使过北齐,回国后因其出使有功,加官为帐下大都督,此后苏孝慈参与了北周灭齐的一系列战争,累功至开府将军,文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一跃而成高级将领。
到了杨坚代北周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