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3/3)
王华强想到得意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看了一眼薛举,说道:“薛兄,那我们就此别过吧,有缘再会。”
薛举也笑了笑:“华强,珍重。”他一转身走出了房门,那沉重的脚步声和甲叶子碰撞的声音慢慢地由近及远,渐渐地消失在了大门的方向。
王华强看了一眼边上桶中的热水,不知不觉和薛举聊了两三个时辰,这一桶热水早就凉了,他自顾自地舀起一瓢水,倒在自己面前的碗里,又给一边麦铁杖的碗里满上,刚端起碗来喝,就听到楼梯一阵响动,麦铁杖那张满是络腮胡子的黑脸一下子出现在门口。
麦铁杖看到王华强安然无恙后,原来绷紧的脸一下子舒缓了开来,他坐在了王华强的边上,端起碗,喝了一大口水,笑道:“可把我担心坏了,就怕那个薛举不是好人,怎么会谈这么久?”
王华强笑了笑:“他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对我们来说是个有用的人,我的商队来往陇右,走金城天水这一段,还需要他的保护,这次我来,就是跟他谈接下来这几年保护费的事情。”
麦铁杖一皱眉头:“什么保护费?这又不是土匪山寨,薛举也是城中官军的将领,怎么还要跟商队收保护费呀,听起来倒象是个土匪头子。”
王华强摆了摆手:“自古兵匪一家么,尤其是在这民风强悍,盗贼横行的陇西一带,没几个狠人还真的镇不住。薛举虽然残暴,但对付那些马匪倒是最合适不过。而且商队穿州过县也都要交税,我让他把原来准备抽三成的税,降到了抽五厘左右,这样一来,会让过这金城的商队大大增加,而我们的下一步计划,也可以开展了。”
麦铁杖微微一愣:“行满,你还有什么下一步计划呀,难道你在这金城也想做生意?”
第二卷突厥攻略第三百零五章慕容往事(一)
王华强冷笑道:“金城南边是羌人部落,再向南,向西就是河湟一带的吐谷浑,他们和草原上的鲜卑人是同根同源的,也是鲜卑慕容氏的一个分支,当年祖先和慕容氏分了家后才来到这青海河遑之地。
所以吐谷浑人也继承了慕容氏善于游牧,养马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部落人丁稀少,远不如北方的突厥强大,但是跟他们进行战马和牛羊的交易,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麦铁杖抓了抓脑袋,脸上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鲜卑慕容氏我有点印象,好象是北方草原上曾经的霸主,还入主过中原建立过什么燕国,那还是五胡乱华时候的事了,可他们好象是在辽东那边吧,又怎么会跑到这河湟之地来了?”
王华强看了一眼外面的夜色,街上打更人已经在报三更了,他心想着今天夜里也不太适合走夜路到郑家村,索姓明天早晨再去,这后半夜他也无心睡眠,干脆跟麦铁杖科普一下慕容氏这个传奇家族的前世今生好了。
于是王华强又喝了一碗水,润了润嗓子,绘声绘色地把慕容氏和这河西吐谷浑的往事娓娓道来:
鲜卑人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东胡的后裔,其年代之久远,还要在匈奴之前,鲜卑二字在他们部落语中的意思就是衣服上有神兽头象的带钩或者是皮带,有吉祥与神兽的意思,鲜卑从属于当时北方草原东部的部落联盟--东胡。
鲜卑最早见于史册是西周时候的事情了,《国语?晋语》说,周成王姬诵平息武庚(纣王之子,武王伐纣后留了他一命,把他封在山东之地,统领原来的商朝遗民,并派了管叔和蔡叔两个周宗室率部落看押,结果这三个居然抱团造反了,幸亏周公和姜子牙给力,才平定了叛乱)的叛乱后,成王亲自来到歧阳(今陕西歧山县东北),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也被邀请出席,与当时荆湘一带的楚人一样,属于四方蛮夷,不能上台祭祀,只能在台下看守祭祀山神的火堆。
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韦昭曾经考据过,认为鲜卑人不是北胡,而是属于东夷的一个分支,擅长射箭,但不管怎么说,从周到汉时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