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横生枝节(3/4)
怎么可能没有坏心思呢?
林见鹿分析的那番话反复出现在谈金城心里,让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问题的,可他却昧着良心不敢反驳。
谈金城佝偻着背,慢慢弯起身子,双手略过爬满了老年斑的脸,紧紧抓住一头白发。
在他猜出对方目的,却继续合作的时候,他就是对方的同伙了。
时间不知不觉向后流淌,林见鹿提着行李加入了传说中的学术交流会。
说是“学术交流会”,但林见鹿觉得更像是吵架大会。
基本上除了大佬级别的人物在讲座上讲解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剩余时间,学生们完全是聚集在一起,你嘲讽我、我嘲讽你,把阴阳怪气做到了极致。
林见鹿选了一本牛皮面的活页记事本,听课的时候专门做笔记。
因为她精通多门外语,所以碰到着急的时候,有些内容就下意识使用以外语记录了,等到晚上休息的时候再重做笔记。
于是,林见鹿房间里的记事本写满了清秀整齐的字迹,而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像是鬼画符一样,充斥着各种不同的文字和符号。
今天的讲座有些无聊。
林见鹿顺手在记事本上手绘各种唐风花草,忽然听到了“现代流行的格子是由于奢侈品引领风潮”的话。
她抬头往投影上看了一眼,当场皱起眉头,举手反驳:“我国西周起就有格子布料,传播到明代的时候甚至有了明确记载,格子布料被叫做‘间道纹’,在普通百姓间长期且大量的使用。我认为您的演讲稿资料不够完备,关于这一部分有错漏。”
讲台上的日本教授被林见鹿不客气的打断了话,神色并不愉快。
林见鹿却没管他难看的脸色。
她在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找出一本厚厚的相册,念念有词的翻了几页之后,用手固定了其中几张照片,然后高高举起相册展示给在场的所有学生和老师看,“这是我国境内出图的文物图片。”
林见鹿干脆把相册传递出去,让在场的教授和各国学生都能看到其中的内容。
那张西周的格子布照片顿时引起了一阵阵的惊呼。
——它实在太有现代气息了,红绿交错的美丽格子布料仿佛圣诞节的限定款!
日本教授对着照片仔细辨认,脸上的神情越来越难看。
他勉强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林见鹿的说法,然后拧着眉头示意在场的人把相册交还给林见鹿,继续讲解接下来的内容。
但这一天就像是跟他犯冲,日本教授还没来得及再说五句话,林见鹿再一次打断了对方。
“教授,这一段也有问题——日本正仓院保存的文物是唐时期的文物,但这些衣物到底是不是从唐代百姓穿着的正确形制就不一定了吧?”
“我们都知道,日本向来喜欢把华夏的衣服疯狂改造,然后再穿在身上。”
“而且,您还需要正视一点,正仓院现存的这些衣物,按照唐时期的壁画看来,并非贵夫人的穿着打扮,而是丫鬟侍女之流穿着的。”
“以此推测唐代贵族的穿着是非常不负责的,我认为有抬高正仓院保存衣物原主人身份的错误导向了。”林见鹿说完,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台上的日本教授。
她的话可以说非常不客气,但让日本教授脸彻底垮下来的是她之后的举动。
林见鹿林见鹿竟然在说完这番话之后,干脆利落的起身走上讲台,一面从背包里掏出了唐代壁画的照片,向周围传递,一面详细的讲解照片的出处以及上面绘制的人物有着怎样的身份地位。
果然,华夏唐代壁画上梳着双螺髻的女子和正仓院提供的所谓“贵妇人”画像的相似度极高。
日本教授彻底下不来台了!
“很抱歉打扰您的课程了,但我想教授应该不会介意我纠正您的错误的,毕竟您向来以治学严谨出名。”林见鹿边说边客客气气的向对方鞠躬致歉,然后,她挺起脊背,昂首阔步的走下讲台。
日本教授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扇了个巴掌。
这一堂学术交流课中,还剩下了厚厚一沓内容没有讲,但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讲下去的必要性了。
——日本教授想要论证的是“日本保存唐代文物,并将唐文化发扬光大”的观念。
不客气的说,他想要做的就是“以日代唐”,把自己在文化上包装成大唐真正的孝子贤孙,再回来跟华夏人挺腰杆子。
在华夏,自从三百年前清兵入关剃发易服,属于华夏传统服饰的传承已经逐渐断绝,偏离了华夏传统服饰的正常发展;而且,日本教授们早就通过外务省,在各种渠道搜集到了资料。
他们很清楚华夏人现在全方位的改穿西式服装,普通的老百姓已经几乎没有人认得几百年前真正的传统服饰长什么模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外务省加大资金投入,反复在舆论上冲刷华夏人的思维,给华夏人留下“大唐在日本”的观念,不出五十年,日本或许真有可能将这一观念彻底固定下来。
但其实日本现在的文化和华夏唐代有什么关系呢?
日本的和服是明治维新之后大力改良过的;日本最流行的菊花画法,是自华夏明代继承而来的;日本得意洋洋的“正仓院花纹”也早就不是文物上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