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学霸的科技帝国 > 分节阅读 322

分节阅读 322(1/2)

目录

销售员要去一个不穿鞋子的岛上推销鞋子,其中一个认为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肯定推销不出去,根本没一个市场,而另外一个销售员则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大家都没穿鞋子,如果花费大量精力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那么马上每个人都需要一双鞋子,呵呵,你说哪一个更高明呢?有时候真与假的分界线是很不明确的。”

柳曼听了若有所思,随即脸上浮现了笑容,研究到了一定等级,很难在研究之前就分辨出到底有没有实际应用,那么到底去不去研究呢?柳曼点了点头由衷道:“受教了。”

“通过了。”

……

经管学院的李越。

她曾担任共青团经管学院委员会委员、经管科协项目部部长、经管团委志愿副书记等职务。

她连续两年成绩均为年级第一。

表现很不错。

……

法学院的管若雨同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会长、《法律评论》主编助理。

她在江海市商务中心担任研究助理实习。她曾参加中东难民援助项目,协助一名受人迫害的叙利亚人申请联合国难民资格。

管若雨说道:“我想成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贸易律师。大一时参加一个研讨会,华夏面临的世贸争端越来越多但国内律师没有足够的应诉技巧。由此,我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贸易律师。法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今年7月开始,我担任商务部条法司研究助理,是那里最年轻的助理。全球化与和平发展时期,我愿做一滴水,为了国泰民安,水滴石穿,平凡却有力量。”

她一说完刘晨就来了兴趣,问道:“这位同学,你刚才说的太空泛了,不知道你对知识产权怎么看?”

管若雨眼前一亮,道:“我对此很感兴趣,还专门学习了华夏关于专利代理人的各方面知识专利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一种技术和法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同时进入门槛又非常低,华夏进入wto,在出口方面会很快收到来自国际上的知识产权制裁,非常需要高端人才支撑整个国家产业链。”

等她说完,刘晨很满意。

管若雨有些疑虑道:“我在数学上的天赋很一般,对计算机技术也不太了解,我不知道能干什么。”

刘晨笑着摇摇头道:“我们并不是只搞科研,科研必然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又会导致无数的诉讼,可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你敢不敢去挑战一下呢?”

管若雨眼前一亮,重重地点了点头。

“通过了。”

曹蓉盯着刘晨看。

“怎么啦?我脸上有花?”

“我发现你对漂亮的女孩子特别宽容,这几个要是男生,指不定受到你什么摧残呢。”曹蓉嬉笑,这两天一直跟刘晨一起面试,她也随意了些。

“错,一来这些女孩子很优秀,二来也得考虑一下我们研发中心的男女比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觉得很有道理,这是给那帮小子谋福利。”

“那是,刘总已经找到那么漂亮的女朋友了。”

刘晨脸上一滞,眼前浮现卓苓的笑脸,心里没有来一痛,少许的失态。

“刘总?”

“没事,我们接着面试吧,争取今天结束掉,这次面试收获不少人才。”

曹蓉叹了口气,道:“就是不知道一个月之后能留下来多少。”

“放心吧,我相信能留下来至少八成。”

“下一位。”

“尊敬的面试官是江海大学电院博二窦豆……”

一听到这介绍,刘晨就晕掉了,这位奇葩的学姐怎么来了!

:访问网站

第677章人才难求

刘晨对窦豆姐还算了解,这位大姐心里特欠缺安全感,总觉得比别人笨,听从老师的话,笨鸟先飞,可她这笨鸟不仅先飞,还乱飞,印象中,这姐们除了到处搜集资料,就不会干别的事,跑来面试,纯粹是添乱,本想直接打发滚蛋,毕竟老相识,对她这种性格缺陷更多是同情,倒不如点拨一下。

“你先别说了,我问你个问题。”

窦豆姐一上来就是长篇大论地自我介绍,刘晨不得不打断她。

“您说。”咬文嚼字,很是客气。

“你听好了,这是一个故事题。”

……

小强每天在村里晃悠,爹妈看着发愁,心想这孩子将来怎么办呀;小明每日都苦读诗书,父母喜在心里,村里人都认定他必有出息。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十九岁,小强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公路的工地,保底工资三千块;小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学费每年五千多。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三岁,小强的爹妈给他说个巧媳妇,是邻村的,特别贤惠;小明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很有文化。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四岁,小强在老家结了婚,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给他洗衣做饭,恩爱有加;小明终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跟女友分居两地,朝思暮想。

窦豆蒙圈儿,这什么玩意儿,还是极认真地听着。

小强每天很快乐,下了班就没事,吃了饭和媳妇散散步,晚上便和工友打麻将看电视;小明每天很忙碌,白天跑遍工地,晚上还做资料画图纸,好久不见的女友跟他分手了。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二十八岁,小强攒下了二十万,已是两个娃娃的爹,心想着回家盖栋漂亮的楼房;小明过了中级职称,还是单身一个人过,心想着再干几年就是高级了。

小强在农村老家盖了两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剩的钱买了一群仔,让媳妇回家种地养猪;小明在城里贷款买了一套新房,按揭三千多,父母给介绍了新女朋友,在城里上班很少见面。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一岁,小强媳妇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小强,现在家里有房有存款,咱喂喂猪,种种地,很幸福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你快回来吧;小明媳妇从城里打电话来说:小明,小孩的借读费要五万呢,家里没有存款了,你看能不能找公司借点。

不仅窦豆奇怪,曹蓉都不理解,刘总怎么讲起故事来了,这也算是一道题?到底啥意思?

小强听了媳妇的话,离开了工地,回老家跟老婆一起养猪,照顾父母小孩;小明听了妻子的话,更努力工作,去了偏远又艰苦的工地,很难回家一次。

那年,小强和小明都是三十五岁猪肉价格疯涨,小强的一大圈猪成了宝贝,一年赚了十几万;通货膨胀严重,小明的公司很难接到项目,很多人都待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