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8(1/3)
的判断表示赞同,毕竟现在大战在即,一个崔兴武和一个蒋金安的分量是完全不同的。
“那好,大伯,那我就先出发了!”崔玉昆收拢所有的心思,向崔兴武告辞,时间已经不早了,现在从开鲁出发,即使一颗不停的赶到凤凰山也需要两个小时,崔玉昆都不知道他能不能再天亮之前赶到。
而现在的凤凰山已经在一片战火当中了,战斗打响的十分突然。蒋金安在引领着一个排的先锋部队进入凤凰山的第三道陷阱之后,枪声突然响起。
二营长许安华看着面前的一切有些焦虑,他们现在正处在凤凰山所有防御布置的中段,在蒋金安的帮助下,他们十分顺利的通过了前面的两道陷阱,而剩下的陷阱也只有两道,许安华曾经想过,他们或许会在通过最后一道陷阱的时候遇到一些麻烦,因为在许安华的心理他对蒋金安始终是无法信任的,所以蒋金安真的想动什么手脚的话,最好是在最后一道陷阱上,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他自己逃出去,还留下的陷阱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迟滞许安华的追击。
但是许安华,无论如何如何也没有想到意外会来临的如此突然,一个起夜的土匪意外的发现了事情的异样,然后就发现了已经摸到了山腰上的敌人。
急促的警铃突然响起,沉睡当中的人们被突然惊醒,茫然的抓向挂在墙上的武器,然后才开始快速的穿起衣服来。
许安华咬了咬呀,一挥手,便带着手下的士兵们向第三道陷阱冲了进去。
此刻并不容许他有多余的退缩,一旦他选择撤退的话,这一夜徒劳无功不说,以后再次进攻凤凰山的时候,凤凰山的防御布置将重新恢复,那时候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撤退的时候,他也极容易被土匪追上来,从背后对他的部队发起攻击,所以他必须趁着山上的土匪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第四六零章善后(完)
在范杰还待在开鲁的这几天,于鑫联合赵祥,将那份名单所有与土匪有联系的商人都抓了个遍,而其中与日本人有勾结的都被于鑫以“反抗”的名义通通给干掉了。
本来许安华对于于鑫在他的防区开展活动有些不满,但是很快他就在于鑫送来的几张支票后,安静了下来,不只是许安华,就是尹宝山手里也收到了一份大大的红包,所以对于于鑫的活动两人都是睁一眼闭一只眼的,更何况还有赵祥跟在于鑫身边,他们就更没法多说什么了。
至于崔兴五,范杰几天来一直等他登门拜访,但是,崔兴五却始终没有出现。
而在北平,宋子文和银行业界的谈判总算有了一定的进展,那2000万元的爱国公债,最初平津银行界的大佬都以数额巨大、力量有限为由,不予承担,在宋子文的一再游说下才承接了一半,解决了一时之需。至于这中间究竟是以什么为担保的,就不是猜能猜出来的。
不仅如此,宋子文在北平还会晤了英法等国驻华公使,着重向他们介绍了中日关系的现状以及严峻前景,要求西方大国予以中国各方面的帮助。
但是这些公使口头上答应的很痛快,但是实际上的动作并没有多少,只是各国卖给中国政府的军火生意往来大大的增加了,许多对中国军事上的禁运也在悄然解除。战争,带来的不仅是伤害,还有利益,而后者却更为那些政治家所看重。
2月12日,宋子文对北平新闻记者发表谈话,十分有信心的表示:“热河为中国整个之一部分,正如广东、江苏省然,攻击热河,不啻攻击首都。日本若实行攻击,则吾人将以全国之力对付之。”
语气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北平各界仁人志士一时为之鼓舞。就是日本人,对宋子文这些日子的动作也是格外关注,自从他发表谈话之后,天津的军火生意顿时火爆起来,有了国内政治人物的支持,各国军火商的买卖越发的肆无忌惮,日本人在天津的探子对这些事情已经看管不过来了,大量的军火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流入了东北军中。
日本人的情报系统越发的忙碌,不停的出动刺探情报,很多时候都忘了掩饰自己的踪迹,甚至一些平时藏得很深的情报点都参与了进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就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只是在等一个合适时机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宋子文在北平不停的接触各界人士,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的情况,就如同他在14日给******的电报中承认:“前线队伍确万分困苦,汉卿确亦无法支持,弟与金融家正在商量三个月计划,以安军心。”并向各将领表示“予以财政物质上尽所有之援助”,同时“已组织热河后援会”。宋子文讲得很好,但实际上能够兑现的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