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1/2)
动,更何况是让孙殿英去防守局势最为危急的赤峰一线,不花大的价钱,孙殿英肯动身才是怪事!
范杰也在这一天起身北上,热北开鲁一带现在有崔兴武的骑兵第十五旅和冯占海由义勇军改编而来的六十三军,同时南京政府还请山西的阎锡山派两个骑兵旅增援热北,以这些部队来应对集结在通辽的关东军第六师团主力部队。
范杰经热河承德、赤峰北上开鲁,然而这一线上来,他发现老百姓对汤玉麟的憎恨远远在关东军之上。在赤峰的中途休息的时候,在一家小面馆里,范杰还拿出一份日本人在东北军胡作非为肆意杀戮的传单给老板看,但是面馆老板竟然只是看了一眼,就对范杰说道:“这些算什么呀,比这更狠的事情,咱们汤主席都已经干的不干了!”
热河民心已失,恐怕就算这一次热河守住了,只要一天不解决汤玉麟,热河就一天会有再丢失的可能,然而现在说什么已经晚了,现在大军部署已定,这个时候解决汤玉麟,会令前线各方将领人人自危的。
范杰是在2月4号那边抵达开鲁的,作为宪兵司令部特派员来督查热北各支部队的军纪问题。去年年底的时候,关东军针对东三省境内的义勇军进行了疯狂的清缴。
李杜丁超联军在佳木斯沦陷之后,便进行了分兵,然而关东军很快侵占李杜的老巢密山县城。而在一天之后,关东军进抵宝清县城,利诱驻守其中丁超部队投降。
在同一天,李杜、邢占清、杨耀钧等人率部3000余人,在虎林地区渡过了乌苏里江,退入苏联境内。稍后,应占斌旅等余部也相继过境退入苏联。
吉林自卫军其他余部,如刘化南旅等,则转移到牡丹江西岸,潜伏在苇河、延寿等地林区活动,李杜丁超联军自此风流云散。
只有苏炳文和马占山依旧在海拉尔进行坚守。东北严酷寒冷的天气帮了他们很大的忙,几场大雪下来,关东军对于海拉尔的攻势也不得不停止。因为天气缘故,非战斗减员超过正常战斗减员的好几倍,第十四师团长松木直亮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苏炳文和马占山等人同样也没有余力对齐齐哈尔发起反攻!
而黑龙江省的义勇军李海吉、檀自新、霍刚和辽南的义勇军李春华等部,亦先后涌入热北,连同冯占海部号称数万人,实则枪马俱全的官兵还不到两万。只是番号繁多,组织庞大,又都是骑兵,马多于人;就食各地后,征夫拉丁,要粮索草。
已久经榨取的热备贫瘠地区,骤增这些军队,人吃马喂,当然更苦了老百姓。就是因为这些义勇军就食于地方,只好吃光甲地,又转移乙地。各方爱国团体人士,虽捐赠些金钱物资,究属少数,经过层层克扣,转发到士兵身上的更属有限。自然一切供应,都压在人民头上,所有的老百姓都被逼得欲哭无泪。
范杰端坐在马背上一边回想手里面有关开鲁的情报资料,一边骑着马往开鲁县城驶来,小柳处在范杰侧后,在后面的四名护卫分列两侧。
开鲁县地处松辽平原的西南角,地形以平原与沼坨相间排列的现代地貌为主,所谓的沼坨主要是指坨子地和甸子地,坨子地是指相对高度两米以上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和半固定的沙丘,甸子地是指分布在坨、甸地内部的及其之间的地湿地。
去年1月中旬,日军攻占通辽后,日军顾问松井清助妄图乘胜西进,攻取开鲁、进犯热河。2月底,日本关东军调集骑兵三百余名,率5000多名伪军,开6辆装甲车,拉3门大炮,在6架飞机掩护下,从通辽出发,向西逼进。
辽北蒙边骑兵第一路军司令员李海山和辽北蒙边骑兵第二路军司令员刘震玉司令员侦知这一情况后,率领本部义勇军,会同热河省驻开鲁县崔兴武旅一部,计6000余人在开鲁与通辽交界的道德营子附近的沼坨、密林深处埋伏。
日伪军走进埋伏圈后,双方发生激战,日军顾问松井清助被活捉。这次战斗共击毙日伪军380多人,其中校尉官30多人;缴获重炮两门,轻炮两门,步枪300多支。松井清助当即被qiāng • jué。他的尸体被运回开鲁后,暴尸街头。松井清助是侵入热和后最早被击毙的日军指挥官。
第四二九章开鲁
开鲁县城,是个热和北部的一座重要小城,这里已经成为东北军抵御日军入侵的最前线之一。
开鲁的城防很坚固,有史以来,它就曾有过两个城墙,一个是老城墙,就是开鲁设治建县时候的城墙,大约一里见方。城墙是土的,五六尺高,外面有一道护城壕。老城墙四面都有出口,也称之为“城门”,而且都起了名字,东为镇远,西为镇边,南为承化,北为宣威,好象还有模有样的。另外一个,是后来重新扩建修筑的。
建县之后,县政府对城墙还进行过加固和维修,后来之所以要重新建筑城墙主要是当时所面临的匪患与水患,这两大安全问题。
开鲁建县的初衷,就是为了实施清政府推行的开垦蒙荒、抵御沙俄外侵,加强边地的管理。招垦,就是招人来开荒。大量关内********源源涌入,种地与放牧的矛盾,外来汉族与当地蒙古族的矛盾,日益尖锐激化。开始是民间的边界纠纷,现在演变为跟县衙门的对立。
1912年,发生了吐默尔吉达事件。蒙旗王公策动,匪徒强占了县城,烧杀抢掠,破坏惨重。1923年,又发生了黑塔事件。上千土匪功陷了开鲁,除银行抢劫未遂外,街市扫荡一空。打开监狱不算,还打入县衙,抢走了大印!
跟土匪交错为害的,还有西辽河。1917年和1921年,西辽河连续两年发大水。洪水淹了农田、冲了农舍不算,还直逼县城,闹得城里头人心慌慌。
鉴于匪患和水灾的威胁,商家同各界强烈呼吁,经热河都统批准,并资助万两大洋,扩展了新城墙,人们叫外城墙。
扩建的城墙规模大了,三里见方;城墙高增至两丈有余,宽加至丈二。同时,四面城墙上还构筑了12座炮台;四门用砖建起了城门楼,而且安装了双扇的木制城门。
城门的名字也有变动,东为崇仁,西为正义,南为耀武,北门没变,依然称宣威。这就是说,1923年扩建的城墙,既能防洪水,又能防土匪,才有了点固若金汤的模样。
这也是开鲁成为热北除了赤峰之外另外一个抗日重心所在。
最近一个月以来,日机经常到开鲁轰炸。日军飞机初飞开鲁上空时,老百姓因为没见过飞机,不少人站在屋外或街面上看热闹,有的警察还以为是中国飞机,在地面上摇旗表示欢迎。当炸弹轰鸣,飞机向下扫射时,人们如梦方醒,纷纷逃避不及,很多人被炸死。
日军也不断的派小股骑兵配以伪军,穿过开鲁东部的防御地带,对开鲁县城进行骚扰!
范杰一行人风尘仆仆的从北平赶来开鲁,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在进城的时候,依旧被西门门口的守卫拦了下来,要求检查。范杰这一行来并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刻意低调,所以被守卫拦住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军官证递了过去。
门口的守卫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手里的本子,又看了看范杰,怎么这么年轻的人,就跟自家团长一样是上校军衔了呢?
“等着!”守卫呼和了一句,立刻小跑朝城门里的岗亭而去,没过多久,一个上尉军官赶紧从里面跑了出来,向范杰敬了一礼说道:“报告长官,骑兵第17旅三团三营二连长向您报道。”
“嗯!”范杰点了点头,说道:“稍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