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0(2/3)
陈启坤早就听到了滕杰进门的声音,只是她有些没劲,也懒得动,招呼了一声,等滕杰抱住她,陈启坤才低声说道:“你怎么这么早回来了,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滕杰闻了闻妻子发间的香气,低声说道:“问过了,那事跟范杰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就好!”陈启坤轻声说道:“我这两天查了一些关于这个军事技术调查统计处的一些情况,光是军政部那边,这个军事技术调查统计处动作极为的频繁,不仅与兵工署那边关系密切,宪兵司令部、中央军校、第二师、第八十七师关系也都特别的紧密,但是一问到具体的情况所有人都闭口不言,很明显这是上面下了封口令。前段时间你让人去抓的那个叫王淑芳的女人,就是范杰通知力行社密切关注的。咳咳……”
陈启坤突然咳嗽起来,滕杰赶紧在她背上拍了几下,轻声说道:“你放心,我问过了,他们这批人是直接对校长负责的,跟君山师兄那边没有关系,所以不用担心范杰和戴笠之间会起什么冲突,而且我也已经让他马上回北平了,三四个月时间不要回南京,所以这次的冲突应该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这样就好!”陈启坤长出了一口气,自从滕杰从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他最担心就是社里内部会爆发的大规模冲突,因为下一个接任书记位置的人是贺衷寒。
滕杰是深知贺衷寒此人的,当年在东京留学的时候,他们就住在一个宿舍,在六七年从相交到相知的过程中,无论大小场合,滕杰都一力维护、迁就着贺衷寒。在滕杰担任书记期间,不论社务大小,他一概要与贺衷寒商量,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他“能力不足”、“比较幼稚”、“对贺衷寒言听计从”。但,他也深深悉知着贺衷寒的一应性格弱点。
在南京,贺衷寒常被人误认为有做领袖的野心。此外,在力行社内,他又与几个湖南人过从密切,以至于“湖南人有小团体”的说法,渐渐弥漫于八宝街。
范杰虽然不是这个小团体主要成员,但是与这些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贺衷寒为人极为自负,且刚愎自用,滕杰最担心他做事过于独断,却无法与同志过同样的生活,以起到表率的作用。
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险的便是复兴社与CC系的关系,滕杰主持社务的这一年多来,要说组织有主要失败的话,那就是与中央党部的关系未能改善。
自从力行社成立以后,虽然大家都以拥立老蒋为国家最高之领袖,从而实现国家的统一为主要目标,但是在某些时候,中央党部却将力行社当成是最大的敌人。
力行社里面的这些人都很聪明,对方忌惮的无非就是他们和老蒋的特殊关系,天子门生可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现在的黄埔生大多在中央军中当任要职,如胡宗南、黄杰、俞济时等人都是一师之长,可以说南京政府的主要军队都掌握在这些学生师长之中。
军中的事情,陈氏兄弟可能无能为力,但是现在老蒋的这些学生又将手伸到了各级的政府当中,在老蒋的支持下开始慢慢的攫取权力,这才是陈氏兄弟最为嫉恨的,现在不仅有政学系在跟他们争夺权力,现在又出来力行社这帮人,也难怪中央党部在许多方面针对他们。元旦行动当中的****豫一事,未尝就不是这些争斗的一个缩影,只是滕杰看不透而已。
而在力行社内部,也不是一图和气,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就拿戴笠的特务处来说吧,戴笠是黄埔六期的,在复兴社的诸多实权人物当中可以说年龄最长、而资历最浅的。然而十余年的游荡失意、一事无成,使他历练出了投机钻营、含辛茹苦、冒险进取、揣摩迎上的禀赋,在刻苦钻营下,戴笠终于博得了后来力行社同僚、蒋中正妻侄毛邦初的同情。
1932年春天,戴笠正式出任力行社特务处处长了。一个多月后,他就以近乎悍然的手笔,驱逐了时为特务处执行科长、有时直接听命于力行社的邱开基。
这一天,邱开基往访戴笠,谈话之间,突然有人隔墙从邱开基背后射入一枪弹,击中邱开基耳后,好在并没有深入。在匆忙将邱开基送往医院后,戴笠当即谒见蒋中正,称是警卫擦枪时走火误伤。对此,蒋中正难得糊涂,他很快将邱开基调往武汉,出任第三科副科长。
这一年夏秋,伴随着洪公祠训练班、浙江警官学校特训班和电讯班的先后开办,戴笠的心腹亲信、家乡子弟,纷纷占据了特务处要津,渐成半dú • lì状态。
这才是这一次即将到来的风暴根源,特务处可以说是力行社最精锐的武装力量,但是掌握在戴笠一人之手,贺衷寒等人又岂能甘心。
之前滕杰还是书记的时候,贺衷寒就与戴笠面谈并要求改组特务处。但是这次谈话很不愉快。几乎刚刚坐下来,在贺衷寒谈过自己的观感后,戴笠当场拂袖而起,拍桌要走。
滕杰好说歹说,好不容易劝住了戴笠,在一番讨价还价式的斡旋后,或许自感地位未稳,戴笠多少作出一些让步了。他许诺:“特务处对领袖交代的事,应直接向领袖负责,对团体决定的事则须向团体负责。”
然而半年过去了,戴笠在有着百余名人员的特务处,几近一手遮天。以特务处副处长郑介民为例,他与八宝街关系密切,却有职无权,郑介民的资历、学历以及在军中的人脉,都远比戴笠优越。戴笠内心感觉不安,最后他以加强书记室的方式,使副处长架空,无法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