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1/2)
道:“要有事情,让你们的长官到军政部找我,现在我要休息,别他娘的打搅我,真是扰人清梦。”
说完,范杰“砰”的一声就关上了门,门外的三个人站在门口面面相觑,半天过后,满脸横肉的男子心有不甘想要伸手继续敲门,但是他的手马上便被旁边一名有些年轻的厚生给拉住了,只见他摇了摇头坚定说道:“算了!”
“组长,这……”中年男子有所不解的问道。
年轻厚生摇了摇头,率先朝前面的包厢走去。他们两人或许不知道里面那人是谁,但是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哪能猜不到里面那人的身份。
来自贵州兴义,又性何,又是绍字辈,甚至还是军政部的人,他那里还能猜不到里面这人就是何应钦的侄子呢。
何家的这些子侄,各个飞扬跋扈,传言他最疼爱的侄子何绍周更是浑身是刺,对谁都不买账,现在何绍周正在财政部税警总团担任第二团团长,那里更是权贵扎堆的地方,当然何家的人也不是惹不得的,但是他们现在还有要事,不能和何家的人在这里纠缠不清,年轻厚生心里这样对自己说道。
范杰关上门,靠在门口,听着外面的动静,等外面三个人的脚步声离开,范杰这才坐回到自己的床上,躺下,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半天之后,范杰才睁开眼睛,对着面前的空气问道:“怎么,真的打算在我这里待一晚上?”
范杰对面的床铺下突然传出来一个妩媚的女声:“哎哟,看公子您说的,好像我要对您行什么不轨之事似得。”
“哼!”范杰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没事了,就赶紧滚,少爷我还要休息呢!”
范杰的话音刚落,从他对面的床铺下钻出一个身穿白衣,身材妖娆的年轻妇女,她看了范杰一眼,低声说道:“那,少爷,那人家就先走了,你可不要舍不得哦!”
“哼!”范杰低哼一声,背过身面对墙,之后便一声不发。
年轻妇女见范杰确实没有搭理她的意思,脸上有些不高兴,但是她一想自己还有事情,这个时
第三四六章迁移令
范杰等年轻妇女离开之后,这才转过身来,起身去重新关好门。然后才回到床上,他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给自己倒了杯水,内心十分疑惑:怎么是她?
刚才的那名女子,范杰其实是认识的,但是对方很明显没有认出他。那名女子就是范杰以前在哈尔滨和奉天遇到的商会会长姚锡九的四姨太——王淑芳。
可是她这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范杰记得自己曾经交代过,让复兴社的人控制住姚锡九,这样他们在哈尔滨就多了一个支点。因为范杰和姚锡九朝过面,而且山东也不是他自己的地盘,所以范杰便将事情交代给了复兴社方面处理,但是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说实话,范杰确实有些不解,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不是他出手的时机。本来他是不想管的,但没想到别人还是找到了他的包厢,范杰不可能让别人搜查他的包厢的,一旦找了王淑芳,这个时候必然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所以他才用准备好的假身份,将外面的两人唬走。
何绍阳这个身份,是范杰提前便安排下的,在军政部的档案里确实有这么个人,而且确实是贵州兴义人,至于这个人和何应钦到底有没有关系,这就没人知道了,因为这个人从来没有在军政部里面露面过。
范杰看了看表,现在在夜里三点多,外面夜色迷蒙,火车在黑夜里疾驰,车厢里也越发的有些冷意了,毕竟这个时候已经是开始入九了,天气越发的冷了起了。败独壹下嘿!言!哥
这边包厢还好一些,送过来的暖气还有一些热乎劲,但是硬座那边怕是要冷透了,好在那边人多,还可以缓解一下,熬到明天早上。
火车抵达天津的时候,天色刚刚开始发亮,范杰拿着行李下了火车之后,并没有出站台,而是直接就在月台上等着,从北平出发的火车很快就会来到,一会范杰直接上车便可以了。
就在范杰等着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范杰身边走过,两人只是相互对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范杰顺手将一张纸条塞到了对方的手里,然后依旧一副若无其事等车的模样。
火车很快就便从北平驶了过来,范杰照样是检票之后,进入自己买下的包厢,范杰将行李收拾好之后,便坐在窗口,看着外面。
火车站房屋的阴影下面,一个人影站在那里,见范杰看了过来,他点了点头,范杰这才收回了视线。等火车出发之后,人影才从阴影里面走了出来,这个人真是小柳。
他捏了捏范杰递给他的纸条,打开看了一眼,牢牢的记下里面的内容,便将纸条撕碎,放进嘴里咽了下去,这才戴上手里的帽子朝站外走了出去。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大亮,火车上,范杰在自己的包厢稍微坐了一会,便起身去餐车吃过早餐之后,才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包厢。
火车沿着北宁铁路一直向东行,这一路上,范杰总能从车窗外看见不断沿着铁路线进行布置的东北军士兵,越往东走,士兵出现的越频繁。
火车是在中午时候抵达山海关的,山海关的气氛已经是十分紧张了,此时山海关外上千名关东军士兵正在修建战壕,构筑防御工事,而在他们不远处还有几辆坦克在不停的活动着,还有在范杰看不见的山海关南老龙头海面上,还有两艘炮舰在不停的游弋着。
此刻的山海关里面普通的老百姓已经不多见了,早在数天之前,东北军临永司令部就已经下达了迁移令,强制迁移,东北军已经在秦皇岛为这里的老百姓准备了新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供他们暂时居住。
现在山海关的情势普通人还是还是看的出来的,战火已经不可避免,早在迁移令下来之前,在平津各地有亲朋可投的人早就已经收拾行李细软离开了,剩下的普通老百姓实在是没有地方可去,才不得不停留下来。
前段时间在平津传的沸沸扬扬的平顶山事件已经将山海关的老百姓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个时候迁移令下来,不少老百姓就动了心,等有迁移过去的人回来一宣传那边的条件确实还可以,所以大批的迁移便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