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9(1/2)
是看吉脱的表现再看冒顿的表现。帝国再做出这样选择的可能性极低。”
刘邦不解,问道:“为什么?”
“冒顿太强,而吉脱太弱了。”韩信扭头看向远处的部队,视线收回来的时候才继续说:“内讧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前提下。冒顿如果没有做过那一连串的事情,是可以放回去,但是他做的太多事情已经展现出一个强者该有的素质;吉脱有头曼制定为继承人的优势,匈奴王庭的很多贵族因此而支持他。”
刘邦渐渐听懂了……
确实啊!冒顿的一系列作为已经展现出一个强者的素质。胡人都是崇拜且服从强者,冒顿是从几乎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发展起来,并且帝国已经多次对冒顿采取军事行动而没有太大收获。匈奴可是一再在帝国手头下吃大亏。甚至是连单于都战败被俘。这个时候匈奴只要没有全部的人眼睛瞎掉,绝对是要有人发现冒顿的与众不同。
吉脱是头曼的儿子,因为头曼的喜爱吉脱获得了王庭大多数人的认可,问题是冒顿也是头曼的儿子啊!要是说吉脱在匈奴王庭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那么冒顿在王庭之外获得的支持绝对要比吉脱大得多。
“这么说,让冒顿回到草原……”刘邦苦着脸说道:“至少是匈奴的势力范围,吉脱很快就被匈奴人抛弃?”
“是的。”韩信补充了一句:“不是我自己的猜测,是太尉署的参谋团进行推演,出现的结果。”
刘邦知道太尉署养着一帮专门进行推演的参谋……哦,以前是叫画赞,后面改了名字叫参谋。他更加清楚一点,只要是发生的战事,事先都有参谋会预先进行推演,用以确定该场战争的胜率或是其它什么玩意。最为夸张的是,他曾经听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多次发生的战事跟参谋们推演的结果完全一致,是任何的细节都一致!
“那么……”刘邦涩声问:“我们出使的结果,早就被参谋团预料到了吧?”
“是的!”韩信直接回答:“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遭遇与他们推演的结果没有太大的出入。”
“没人对我说过这些……”刘邦有些气急败坏:“我身为正使,竟然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
韩信奇怪地看着刘邦,比较迷糊刘邦为什么会气急败坏。他说:“比较正常吧?像是蒙恬将军和季布将军,他们也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得到通知。”
刘邦怒声道:“那还推演个什么劲啊!”
“不事先告知,是为了防止出现误导,毕竟身为指挥官遭遇到什么事情之前若是知道,会考虑的事情太多。反而会遗漏一些必须认真对待的信息。”韩信不断点着头,似乎对这种论调深信不疑:“什么事都还是要有自己的基本判断,毕竟敌人不受我们的指挥,不可能按照我们的剧本演戏。”
刘邦听着有种要发狂的冲动。他心里咆哮:“鬼话!都是鬼话!”
事实上并不是什么鬼话,如果指挥官事先接收到过多的一些推测,失去自己的判断是必然的事情,因此每一次总会是必要的时刻才会得到参谋的警告,或者是指挥官怀疑自己的叛乱向参谋寻求对策。
刘邦不是武将,他不会理解军方为什么会去相信那样的论断,只会认为既然已经推演出来。那就是等于“未卜先知”,可是他忘记了一点,推演毕竟只是推演,又不是拥有回溯时间的法术,可以进行时空穿梭来真正确认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推演还真的就只是推演,会不会发生只是取决于概率,然而概率是一件极为不靠谱的东西,不是还有一句话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没人敢百分百在战事上肯定什么事情必定会发生。
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刘邦突然恶狠狠地盯向了韩信,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问:“那么你告诉我,咱们会被困在西域多久?”
面对刘邦那副咬牙切齿的表情,韩信依然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模样。他说:“大概是两年?”
“两年?”刘邦愕然了一下。急促声问:“是从我们抵达西域之日开始算起,还是近期才开始算?”
韩信很不负责任地说:“那只是一个推测而已。”
刘邦很有掐死韩信的冲动,可他并不敢,是打不过韩信。也是顾忌韩信乃是皇帝唯一徒弟的身份。他要真的韩信弄死,今生就等着在世界各地逃窜吧。
“如果我……或者应该说是参谋团没有错误,蒙将军应该已经专门找你了?”韩信压根就不等刘邦给出回应。径直往下说:“然后会谈一些关于秦王的事情?”
刘邦已经不知道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了。他大喊:“对!蒙将军给了我一个意见,让我们和秦王的队伍合流,一同继续向西。”
“那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参谋团又预料对了。”韩信一边说一边点头:“与秦王的迁徙队伍合流一同向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取决于冒顿会不会追。”
“我就是在担心这个!”刘邦觉得自己好像又有点喜欢韩信了。他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脸蛋,含糊不清地问:“你认为我们应当与秦王的队伍合流吗?”
韩信却是在发愣没有回答刘邦,因为他看到了远方大地的尽头出现了一道黑线。
在西域的平原之上,远方突然出现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军出现在大地的尽头,另外一种情况是出现了风暴。
韩信并没有得到来自斥候的汇报,他又看向征西兵团那边,看模样也是该干么干么,既然是这样那道大地尽头的黑线是部队,并且是属于友军的部队。
事实也证明韩信猜得没有错误,唯一有点令他意外的是,那支队伍不属于帝国也不是乌孙本族骑兵,是来自一个叫卑陆的西域王国。
卑陆大概是在西域中部靠东的位置,在那片区域里只能算得上一个马马虎虎的国家,不过这个马马虎虎的国家竟然能够出动三千的骑兵,并且从骑兵的装束上来看好像有点意思。
说卑陆骑兵有意思,那是因为他们是少有的在西域统一服饰的一支,并且与之现在大部分人都是手持笔直形状的武器,他们是标准装备是一种看上去弯曲幅度颇大的弯刀。
蒙恬、徐志、吕臣等人也出了帐篷瞧稀奇,他们看到刘邦和韩信之后,汇集在了一起。
“卑陆啊?听说是少有的对乌孙不离不弃的国家。”刘邦在乌孙一直活动也不是纯粹的吃干饭,回忆道:“上一次应对呼揭和丁零的入侵,卑陆就出兵二千人?乌孙对那两千卑陆骑兵比较照顾,没有让他们受到多少的损失。”
“不多的盟友之一了,乌孙人那样做无非就是立个榜样。”吕臣也不知道是在冷笑什么,一边冷笑一边说道:“卑陆人上次没有损失多少,反而是获得了很大的好处。所以嘛,这一次卑陆人多增加了一千个骑兵。”
“都是我们玩烂了的套路。”后面也过来的陈余直言不讳道:“乌孙人需要榜样,也挽回一些盟友,证明乌孙对我们的忌惮很大,只是现在需要我们,因此不敢有任何的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