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0(3/3)
原本缩在远处的二千多杂胡更是下意识地向后又缩了一段距离,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发出了吼叫声,听那声音像是充满了各种的恐惧。
“我的个天啊!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怎么会冒烟?另外匈奴人为什么倒下,他们没有中箭,绝对没有中箭!”
“巫术吗?是巫术吗?”
因为不懂所以乱猜,现今年头只要是难以理解的东西都会往鬼怪或者是巫术身上扯,然后自己吓自己,把本来就没有多少的胆气吓得更加没有胆气了。
还活着的匈奴人转身在往后跑,他们身后的炒豆子声并没有马上停止,持续的“噼里啪啦”声音中,又有很多匈奴人中弹重重地摔出去扑向地面。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响起,火器兵在匈奴人跑出去一百米的时候停止射击。队列之中有军官在重复口令,喊着“小跑前进!”,侧翼的火器兵在军令声中缓缓地小跑起来。
匈奴人脱离到二百米以上,他们左盼右顾地张望了一下,原本的八百来人竟是在不到十分钟内剩下一半不到。还活着的匈奴人一脸的惊惧,他们来自草原,草原上死亡并不是太过稀奇的事情,他们部落与部落之间存在战争,雪灾的时候更是要被冻死饿死,艰难的自然环境让他们拥有坚韧的性格和勇于挑战的野蛮。可是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就有点令人恐惧了。
“他们到底怎么杀我们的人?”
“像是一种圆珠子,我从勒帕的伤口掏出了一个黑不溜丢的圆珠子!”
“退,继续退!”
匈奴人看到帝**开始缓缓推进,他们又开始往后撤。往后撤的时候不断有人扭头看向后面。看到的是不少中弹没死的人被帝国士卒用“棍子”前面尖锐的一个管刺捅进身躯。
被铅弹打中的伤口很恐怖,其实哪怕是没有立即死亡,之后也会伴随着发脓和病痛在痛苦中死去。
火器兵手上的的燧发枪兵是帝国一式,全枪不算刺刀是一米六的长度,加上刺刀是一米八五的总长,枪重二十八斤。
刺刀是一种管状的物体。前端有棱角形的开封口,因为是管状型号的刺刀,捅进人的身体伤口是呈现圆形,拔出来的时候会带着一些血肉,被刺中的人,他等于是被在身上开了一个窟窿。这种伤口不像是普通刀、剑、矛、箭的创伤,因为血肉随着管状物刺进去拔出来的时候带走,几乎是不存在止血的可能性,要是被刺中身躯,只能是流血到死。
另一边的戎人看到匈奴人没命地后撤,他们呆了片刻也是拔腿就往后跑。在戎人看来,骁勇如匈奴人冲锋上去还没有靠近帝**就已经被灭了一半,且帝**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手段对匈奴人造成杀伤,源于未知再加上戎人本身就害怕帝**,心里只剩下“帝**不可力敌”的心思。
待在战场之外观看的一些人,他们有着各自的看法。
刘邦不了解那么多,只觉得那个叫火器兵的兵种打起来动静真是不小,他也看出一点,一旦燧发枪兵进入到射击状态,一轮随着一轮的射击之下,与之交战的敌人基本上很难冲上去进行肉搏。
“与演习是有点不同,演习的时候不是实弹,看不出有那么大的杀伤力。”韩信眼睛睁得贼亮,他说:“唯一的短板就是射程太近了。”
曹参并没有看过火器兵与其它兵种的演习。但是刚才已经看到火器兵发威。他“啧啧”了几声,说道:“一百米以内是一道禁区,燧发枪兵发射出去的铅弹是直射,能够扫清直面扑来的敌人。”
其实弓弩兵也能做到直射。继承于秦军箭阵之法的帝国士兵,他们摆列箭阵的时候也能做到局部覆盖,甚至是波段式射击也能形成连绵不绝的射箭场面。
“有效射程一百七十米,最强的杀伤范围是八十米左右。”韩信思索了一下,闷闷地说:“现在无法看出火器兵的优势在哪。”
余樊君说得更加干脆:“燧发枪兵能够做到的事情。弓弩兵也能做到,甚至弓弩兵要做得比燧发枪兵要出色。”
可不是嘛!弩弓的射击范围最远可达三百米以上,再加上弓兵的协同,足够数量的弓弩兵远至三百米近到三十米都是射程,摆开箭阵只要箭矢不缺,无非就是对射和阻击战罢了。
“生产一枝弩箭的工序和价值等于五枝普通箭矢,一枝普通的箭矢等于二十枚的铅弹……”韩信摸着下巴,缓缓地说:“另外,生产一套劲弩的价值能够造出三把燧发枪。”
这些东西其他人倒是不知道,他们听完韩信说的话都是陷入了思考。
帝国是不缺钱又缺钱。说不缺钱那是因为山川之利不断有新的贵重金属被挖掘出来,特别是随着在交趾发现新的超大型铜矿,帝国的府库中真心是不缺国帑。说缺钱是缺在什么地方?是国家的年度花费远要比收上来的赋税多,他们可是有听过一些消息,现在帝国每年要亏空掉将近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