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7(2/2)
“所以说啊,你们军人,真是……”刘邦晃着脑袋,一脸的纳闷:“有必要时时刻刻展现你们军人的姿态吗?”
包括韩信在内,所有身在大帐内的军人,他们一致在点头,很明显是认为有必要。
“好吧,军人、军人、军人……是应该骄傲,说起来我也是有过领兵经验的人,可惜的是在帝**队只够格当一名校尉。”其实只够格当一名军侯,但刘邦才不会说真实答案呢。
没人去搭腔,刘邦干笑了几声,摆了摆手:“好了,好了,大家伙该干么干么去吧,尽快出发。”
一阵应“诺”之声中,人走得只剩下自己苦笑的刘邦。
队伍再次出发,走之前驻扎五千边军的要塞不断吹响号角,那是一种送别的波段,使节团也是吹响号角回应。
号角声中,队伍开始笔直地向着西边前进,帝国这边人要么是骑马要么是坐在马车之上,来自中亚那边的人却不是人人都有代步工具,不少人是小跑着跟随队伍。
从帝都南陵调过来的五千火器兵,火枪兵是坐着厢型车,一辆厢型车不算前面赶车的车夫能够容纳二十二人,他们待在车厢内的时候是每边各自十人,车厢前壁的两名军官坐在马扎之上。
士兵坐厢型车,火炮也是整个搬上马车,不过一辆马车装一门火炮已经是极限,毕竟最轻的火炮将炮架涵盖进去重量可是有一千五百余斤。除开火炮之外,车内是搭载了两名炮兵,但是不见任何装着火药和弹丸的箱子。
事实上运输火药的队伍是被吊在最后面,他们由一千骑兵在两翼进行护送,是整支队伍吊尾的一批人。
行走在草原之上,人一眼看去全部都是一片平坦,好像是眼睛可以看到世界的尽头,但这绝对不是事实,至少没办法看到世界尽头,他们看到的地平线不过是因为脚下的大地呈现球形,更多的地貌是被掩盖了。
刚刚进入冬季,草原上还没有下雪,但是因为太早启程还是能够看到一些草地上的霜没有散开。
“再过半个月左右,草原就应该下雪了吧?”
“是啊,所以国防军的八万骑兵才会那么着急赶路,他们需要在雪季来临之前抵达乌孙境内。”
差不多就是那么个意思,冬季来了,不管是什么军队都不会选择在冰天雪地的季节作战,第一批国防军前去乌孙,是帝国展现出支援乌孙的态度,让乌孙人能够坚定抵抗的信心,并不是说国防军的部队一过去就会马上投入作战。
先期抵达乌孙的国防军,他们有大概四个月的时间来熟悉当地的地形,也习惯当地的气候,真正揭开大战预幕那是在来年春暖花开之后了。
“其实冬天不适合长途跋涉。”
“对我们来说不是,对那些中亚的异族来说是的。”
“哈哈,我们有暖和的衣服都能感觉到寒冷,没看见那些异族被冻得鼻子都红了吗?还不知道冬天赶路会有多少人冻死在半路上。”
“他们没有反对,也不担忧死人,我们替他们操那个心做什么。”
帝国有吕哲,很多新鲜事物出现不是什么怪事,像是近些年出现的羊毛保暖大衣,更有一些奢侈的羽绒服什么的。帝**队的统一配置自然不会是羽绒服,可是塞了羊毛和特意加上皮毛的军装,供应一二十万大军的问题不大。
来自中亚的那些人,他们真的不担忧冬季长途跋涉造成的死伤吗?并不全然是的。他们不在乎的是奴隶的死伤,但是对于除开奴隶之外的人还是很惜命的。他们之所以选择冬季赶路,自然是有其原因,另外就是大多数人也在帝国那边买了足够保暖的衣物。
“不知道塞琉古向东进军了没有?我们在东方帝国购买的东西,运回去能够对战争起到作用。”
“我们在东方帝国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不也是能够在战争中起到帮助吗?”
第九百二十二章:机会难得
中亚这些人在帝国购买最多的是兵器,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发现东方帝国的兵器真心不贵,另外就出塔普拉提和安格列出面,告诉所有的商人,他们会用至少十倍的价格收购商人们在东方帝国购置的兵器。
十倍的价钱并不是太高,但是考虑到这一次前来东方帝国的各国使节团和商人,他们与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都是同处在一个阵营,一点面子多多少少是要卖。
再则,特普拉提和安格列也做出承诺,这一次帮忙购置兵器的商人会拿到相关的证书,日后经由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国境的时候会得到最好的保护,税收上也将得到尽可能的优待。
日后经商能够得到来自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军队的保护,在两国经商的时候也能得到来自谁手上的优待,商人们都是头脑不错的人,知道这一次的长途跋涉利润只能说一般,但是没有什么比能够得到军队的保护和税收上优待更好的承诺了。
这一次中亚各个使节团和商人购买的兵器并不算少,直接就是将南陵包括周边的城市,市面上的兵器购置一空,甚至他们还向帝**工下了订单,后面也在官方购置了一批,以至于他们归途的马车上十之六七全是装载兵器。
“没办法,我们无法得知东方帝国的哪些商品会得到欢迎,也没有例子来进行参考,所以……”
“就像你说的,我们不知道什么商品运回去之后的销售情况,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的利润。代购兵器可以有固定的十倍利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买卖,至少这样的买卖没有任何的风险。”
“交好统治者很有必要,不是吗?”
“当然!”
他们在东方帝国购买的东西要是运回去,足够帕提亚或是巴克特里亚再武装出五万的大军出来,并且这五万部队全部是持有铁质兵器的人。
五万的军队在帝国来说或许不多,但是在中亚各国来说,五万的军队已经不能算少。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在地中海区域,还是在中亚,甚至是在遥远的欧罗巴或是非洲,现阶段的任何一个国家根本就没有超过上万武装铁质兵器的人。世界各国可基本都还是在使用青铜武器呢。
事实上也正是那样,不是冶铁技术还没有出现在各个国家,是冶炼技术不成熟的现状下,想要打造铁质兵器的造价有点高昂,铁质兵器一般是作为各国高级将领或是贵族的武器。普通的士兵考虑到成本的关系很难普及。
“只能做到我们四四,留下的两成会被各国平分掉。”
“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五?考虑到战剑最多,大概能武装起一万五千的部队,其余的兵器可以作为更换替用。”
“可惜了,我向他们的鸿儒馆交涉,想要一次性购买五万的兵器,没想到竟然被拒绝了。”
“啊?我想一次性购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