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9(1/3)
们直接将中亚各国表现出来的态度视为对帝国武人的轻视。
并不是说武将的脑子不好用,而是武将想事情方式比较特殊。他们可能看出了中亚各国不怀好意,但是不像文官会从多个层面来细究。文官对那些说出要帮忙的使臣鄙视,那是他们看出了使臣们话中的另一层意思。
前一次几个中亚王国来的使节团已经不止一次表示想要与帝国瓜分西域的意向,其中以帕提亚的愿望最为强烈,不过那次帝国这边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帕提亚与西域并不领土相连。他们想要前往西域还要经过巴克特里亚的疆域,现在他们与巴克特里亚是好得快要同穿一条裤子的盟友,但并不代表他们能够一直友好下去,哪怕是能永久友好,帕提亚攻占了西域得到的土地也会是飞地。
疆土有飞地并不是什么好事,帝国这边直接想到的是,帕提亚绝对没有表现上对巴克特里亚倾尽友好,帕提亚展露出对西域的土地野心说不准还是在布置针对巴克特里亚的战略针对?
这一点倒是帝国这边多想了,帕提亚想要获得西域领土并不是要进行占领,而是想用从西域占领的土地与巴克特里亚进行置换。用西域占领下来的土地和巴克特里亚交换两国相连的土地。
吕哲是不知道一点,在原版的历史上,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确确实实是合兵向东面进行扩张,两国联军也真的向东扩张了不少距离,合力拿下的土地最后经过协商是进行了部分的置换,但是他们向东的脚步仅仅是靠近康居国那边,远没有抵达西域。
帕提亚与巴克特里亚的友好实际上没有持续多久,他们的友好是建立在有塞琉古这个共同的敌人上面,是塞琉古的强大迫使他们不得不抱团取暖。
一直是到塞琉古衰败之后,原本好得像极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友谊破裂”。帕提亚是先抱上了向东扩张的罗马人大腿。先后从衰败了的塞琉古帝国那边获取了广阔的土地,似乎是觉得到了时机对巴特克里亚下手,然后毫不犹豫出兵入侵了巴克特里亚的西边省份。
不知道是巴特克里亚服软还是因为什么,帕提亚入侵巴克特里亚攻占了三个省之后又回身去对付塞琉古。帕提亚与巴克特里亚似乎又恢复了之前的友好,然后帕提亚一直向西,巴克特里亚则是一直向东南,开始了各自的高速扩张期。
当然了,现在的塞琉古帝国虽然已经呈现出衰败的气象,可是瘦死的骆驼依然要比马大。因此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无论怎么看都还离不开对方,他们从国势或者外交立场上也保持着一致,像是这次被安排进入宫城觐见,就再一次共同表达出相同的意见。
“……通商事宜,朕原则上同意,细节上你们可以与朕的执政协商。”吕哲还没有正式称帝呢,不过并不妨碍他在这种场合事先装一下A和C中间那个英文字母。
其实吕哲也是白装,负责翻译的莫琉斯?雅迪压根就不知道“朕”是个什么意思或者有什么特殊含义,哪怕是中亚的那些使节有人能听懂帝国语言,对“朕”这个字也是感到云里雾里。
不得不说的一点,莫琉斯?雅迪这个埃及小妞懂得的语言真的不少,除开她的母语埃及话之外,还懂得希腊语、波斯语,来到帝国之后又学会了帝国官话,一些野蛮人的语言也会一些。
中亚各国主流的语言大体有三种,分别是波斯话、希腊语和印度语,除了这三个流行的语言就是各个族群之间的方言,时常需要奔走或者经商的人,他们至少是要懂得波斯语或是希腊语其中一种。
印度梵语虽然也是一种广被运用的语言,可是因为印度的影响力在中亚远不如波斯语和希腊语,只在阿拉科西亚、克什米尔、帕勒帕迈赛斯、呾叉始罗等几个靠近印度的这些国家这边稍微有些影响力,因此印度梵语倒是可学可不学。
乌孙人有一部分人也身在殿中,他们是后一批使节团的正使乌墨图,上一批使节团的舍阿。乌孙王的侄子猎师靡。他们被安排的地方并不显眼,中亚各国的那些人进殿之后似乎并没有发现,以至于中亚的几个使臣直接是当着“当事人”的面直接表达出向东的野心,还提出与帝国瓜分西域的建议。
当帕提亚使节塔普拉提再一次提出瓜分意愿的时候。乌孙人又再一次神情紧张地看向位处台阶上的帝国统治者,不过那边的光线相对比较暗,压根就只能看到一个端正屈膝跪坐的身影,无法看清脸庞,自然是无法察言观色。
乌孙人有紧张的理由。他们与帝国非亲非故,实际上也是刚刚接触不到两年的时间,帝国没有保护乌孙的天然责任,那么真的与任何一个国家瓜分乌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他们近年来一直在致力能够与帝国建立交情,为此不惜在本身需要战马的前提下贩售良马给予帝国,一切都是在尽力展现自己的诚意。
若说此前乌孙人希望得到帝国的友谊是处于帝国展现出来的强大,那么发生了漠北和漠南的诸多势力进军乌孙,那种寻求帝国友情的心理也就越加显得迫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