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5(3/4)
老天!硬木的长矛啊,骑兵刺中目标可是会带来庞大的阻力,要是在刺中的时候没有及时地松掉长矛,就等着因为庞大的阻力自己被撞得掉落下马吧!
汉军的长矛材质是取自栋树,那是一种非常脆的木材,发生阻力的时候会自行地崩裂碎掉,那么骑兵就不必精神紧绷着随时在发生碰撞的时候松掉兵器。
秦军还没有发现骑战用长矛材质的秘密,也不知道是因为秦军自骑兵组建起来还没有经过实战,还是秦军没有找到可用于骑战用长矛木杆的材料?
“不应该吧?栋树在北方并不是稀有树中,西北那边尤其多。”
“我们应该进行提醒吗?”
“这……”
最终的发现上报到司马欣这里,他仔细地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提醒,毕竟两军现在是友军了,没人希望在针对胡人作战时秦军骑兵因为这样的瑕丝出现重大损失,秦军损失汉国这边并不心疼,担忧的是因为突然的状况影响到战局发展。
蒙恬得到来自司马欣的述说后似乎是愣了,反应过来之后忙不及地感谢。
司马欣却是从蒙恬的反应上发现一点细节,秦军应该是知道长矛的缺点的吧?不过司马欣并没有点破。
汉军表现得大方是在向秦军展现实力,用强大的一面来表现自己的强大,那么谁又能说秦军展现出来的姿态不是在示弱?
第七百七十九章:逃亡之人
秦地北疆在后世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时的风貌大抵是草原与沙漠,一马平川的草原或是戈壁远处总是会有高耸陡壁的山峰,有着一处一处的村庄,甚至现代化的工厂也会出现于该地。
然而在上古先秦与之后的两汉时期,无论是秦时的北地郡,还是汉时的北地、凉州,那片区域并没有多少人烟,土地归属的是华夏政权所有,但是实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却是游牧民族。
秦时的北地郡,有着隶属于秦国的一些放牧部落,他们保持着逐草而居的生活习惯,血统大多是义渠、戎狄的后代,不过在其观念和精神上将自己当成是一名秦人。
汉时的凉州,早期有进行过移民,但是效果说不上有多好,于东汉末期那满是草原和戈壁的土地基本已经被羌人侵占,大多数区域也是汉羌混居的现状,一直是到汉末三国羌人才得以依靠水草丰美的侵占地发展壮大,甚至还占据过局部的河朔地带,才能够成为五胡乱华中的一胡。
汉秦合兵向北,脱离秦直道区域后进入平原地带,他们是从洛水直接朝西北方向挺进,于现代这片区域属于盐池和环县的正中央,现在这片区域是荒无人烟的草原。
原先这片区域生活着一帮放牧的秦人,蒙恬派出大量的斥候本期望能够寻找到那批人的身影,可是显然得到的结果是失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