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3(4/4)
“回王上。是来自于史禄。”
史禄啊?上古先秦末代时期最为伟大的巧匠,似乎也只有他那种灵巧的脑子才能想出这种格局,让承重柱显现出武士模样,脑袋顶着天花板,身躯姿态成武装站岗警戒的模样。
吕哲已经将史禄派往蜀中,关于建设一条由蜀郡水系到长江的水道需要进行先期的勘探,形成一条拢括蜀郡、巴郡、汉中郡连通的运河,由这一条运河连接起长江,建设出一条方面的运河出来。使这条运河成为一条连接数个郡的纽带。
一些显现出动物雕刻的承重柱,它们的雕塑几乎没有重复,大多为鸟的原型。延伸出凤凰、玄鸟、三头鸟、九头鸟等等很多种,更有二爪巨龙、三爪巨龙、四爪巨龙、五爪巨龙、应龙的体现。有一个相同点是,它们所处的地段绝对有墙壁,这样一来可塑面积增大,像是各种以鸟为原型的雕塑可以有扩展翅膀的空间,墙壁也能得到美化。
“除了染色并没有加大多少费用。”
华夏族群从原始社会的时候就掌握了染色技巧。大多是用植物的各个部位来提取色彩,色素的调控是相加模式。根据所需眼色的不同来进行操作。有了吕哲的干预,其实目前已经出现色素表格,让本来就有的技术呈现出一种系统化,必然会成为一种化学相关知识的支线。
其它不用解释吕哲也清楚,水泥本来就具有可塑性,哪怕是使用石材也有足够的技术进行雕刻,以至于形成想要雕刻什么只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能不能完成不是障碍。
“城外广场和宫城内有很多用布盖起来的东西,是已经有人选了吗?”
“回王上,城外广场是雕塑。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有杰出表现的将士都在可入选范围,太尉署已经选出一部分,其中有二人是士卒,一人是伍长,三人位什长……”说话的是张良,他现在是作为吕哲的随身博士的身份。
是的,宫城广场外是专门为校尉以下将士竖立雕像的所在,不但是在广场外会有那种类型的雕像,城内的公园,乃至于城门处,全国各地都会有类似的雕像。
有这么一件事情的缘由相当的简单,是吕哲设立出激励将士奋力作战的鼓励方案,毕竟人生在世除了求财之外还有精神上的诉求,也就是所谓的“留名青史”。对于华夏族群来说,因为自远古时代就有的对祖先崇拜思想,延伸出的是对于自己能够万世留名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每个人都有的。
打造英雄嘛,只要是有其贡献,不管是普通的人还是高贵的人都能成为留名千古的英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吸引人?吕哲出台为其竖立雕像并记载史册的方案。对于很多人来说,光是奋力作战为国家(族群)奋斗就有可能留名千古,那已经可以让非常多人的有拼死作战的理由。
宫城之内的雕刻规则要稍微高一些。一些不是那么紧要的位置安排给了校尉、俾将、偏将级别的人,像是议政殿前方广场那种重要的位置则是需要偏将级别以上的人。
每一个雕塑都被要求做到逼真,雕像身上的装束是他们当时的身份的款式,也就是说士卒就是士卒装扮,那么就产生一个可重复性,士卒在士卒身份被选中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将军后再次被选中,脸部的雕塑一样只是需要将身上的装束改一下就可以了。
也不是只有军方的人员才是唯一选择目标。其它领域有贡献的人也在选择之列,像是对冶铁有重大贡献人已经有被选入。甚至是在长江治理上有特殊贡献的匠人都被选入。
时代的进步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出力,想要使时代得到进步也不单纯是在军事领域上得到扩张,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领域有所成就,那么全方面的鼓励自然是有需要的。
北征归来的吕哲有一件事情也必须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