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4(2/2)
若是按照吕哲的审美观,不管是白色人种还是混血儿,看上去是有不少的美男美女,但是在现在的华夏族群看来,白色人种和混血儿都算是长相奇丑的人种。一些非华夏本土的黄色人种因为五官上的差异,华夏族群看上去也是觉得那些人“像个人样”,但是绝对不会觉得好看。
拿知道可以无限纳胡种女人的草原将士来举例子,他们看待草原上的女人是什么样的目光呢?除非是审美观与众不同的士卒,不然就没有一个士卒觉得草原女人好看,结果就是明明花钱小钱就买上好几个,但是真正行动的却是没有多少,至多至多就是花钱嫖那么一下。
身在恒山郡的吕哲,他原本是在与禁军序列的将校门商议军情,接到来自草原上的汇报,得知将士们对于胡种女人热情不高,一时间真的是愣了。
“王上,我族男子确实不喜欢异族女人,毕竟异族的长相真的有点奇怪。”蒯通是这么解释的。
吕哲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原来是审美观的差异出现问题,现在可不是“地球村”年代,什么样的人种见多了也就从审美上接受。现在是三十里不同音和百里不相见的封闭社会,从来没有接触多少异族,又怎么会觉得异族漂亮?
主动去融合,且是从异族的女人开始融合,那是吕哲思考中的千年大计,可不能发生一些如华夏族群看不上异族女子的事情,那样实在是太尴尬了。
“怎么来解决这样的尴尬?”吕哲是无比认真地在问。
蒯通心中早有腹稿,他笑呵呵说:“王上可以进行安排,一些将校和官员先安置一些异族女子在身边。”
其实最好的效果是吕哲直接在身边安置一些异族女人,以达到“上有所好,下必效仿”的策略,先让统治者带头,那么贵族和官员肯定是要效仿,一旦统治阶层**好了一些什么,民间的富户就会趋之若莺,平民也会将那种现象视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进而跟随。不过吧,蒯通可不敢直接那么说,毕竟吕哲可是一国之主,要是犹豫蒯通给出那么个建议后面出现什么意外,那蒯通被砍头是轻的,全族被夷都是正常。
可是有一个问题,吕哲所想要的是先“踏出国门”的军队有这样的特权,毕竟军队付出了那么多的牺牲和努力,总是要给予平民所没有的待遇,以达到“有付出才有收获”的一贯原则,该是到最后这项“福利”才会轮到民间来着。
“那就私下和前线将校说说,让他们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吕哲可不会以命令形式去做让部下强制纳妾或者购买女人的事情。
蒯通应了一声就说起了其它的事情:“第四混编军团前往燕地,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辽西郡的阳乐城(现代锦州市以北),后续主力距离阳乐城有三十里。根据燕地原本的燕军汇报,东胡目前没有什么动静,该是还不知道五万东胡军已经覆灭在齐地。”
事实上所谓的五万东胡人在齐地覆灭所指的是失去自由,汉军连同燕军、陈胜军击败了东胡,作战时杀死的胡人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余下的胡人有些是当场投降,有些则是四散逃奔。
在济北战线四散逃奔的东胡人该是有一万到一万三千人,其中几个重要的部落首领,如胥纰逼落和祁连服匿就是逃奔的东胡人之一。
后面,汉军的骑兵和步军都加入到追击东胡的行列,胥纰逼落是在巨鹿郡的南皮附近被追到并被俘虏。
直至汉军抓住胥纰逼落之前,其他四散而逃的东胡也大部分被追击到,被汉军杀死和俘虏的东胡人该是占了逃奔的七成左右。
一直是汉军追到广阳郡边界祁连服匿也才被逮住,这时还在四散而逃的东胡人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人。追击东胡的一部分汉军骑兵在那边与齐军发生交战,也是汉军追击到广阳郡才知道齐国的宗室田健在广阳郡自号齐王并重新建立齐国。
在发现田健自号为齐王且又建立齐国之后,吕哲其实是感到一丝丝的小意外,他所知道的情况是临淄没有被围,也就是齐王田儋还活得好好的,田健就在广阳郡的涿县号称齐王。那么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汉军向临淄运动的过程中田健就觉得临淄会陷落,没等临淄陷落和齐王田儋死掉,田健就另开炉灶?
吕哲知道那样的消息也就只是感叹一句“乱七八糟的齐国宗室啊!”,然后没有改变西进军团的意思,只是将第四混编军团的一部分回调,再让后续组建的第八混编军团和第九骑兵军团开拔过来,另一个新组建的第十混编军团被勒令停在薛郡作为预备队。
目前汉军并不止有十个军团,除开已经离开“本土”的军团,从辅兵中挑选出来组建的新军团已经达到十五个,除开第一骑兵军团、第五骑兵军团、第九骑兵军团之外,余下都是混编军团的编制。
天晓得战争会打多久,在不影响本土建设的同时多一些兵力总是有好处,另外吕哲也要保持足够的兵力才能稳住秦国和赵国,来组建所谓的帝国。
第六百一十二章:战匈奴(十六)
是的,就是组建新的帝国,绝对没有听错,就是“帝国”二字,前面没有任何的前缀。说得更加明白一点,吕哲本来是要用中华帝国或者华夏帝国,可是不但秦国那边不满意,连带赵国那边也觉得迷糊,两个备用国号还没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就“消失”掉。
另外,吕哲本来是想要延续国号为“汉”,也就是汉帝国,但是秦国和赵国那边难得强硬了一把,说是合并组建的国家还是不以显存的国号。
按照汉国其他人的意见,汉军完全有能力以暴力的形式灭掉不服者,既然秦国和赵国唧唧歪歪,那就干脆用军队打到他们同意,或者是直接把秦国和赵国灭掉算了。
吕哲却是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是使用军队灭掉秦国和赵国,一开始就不需要进行什么合并,不就是想要保存一些元气好在未来能够保持实力向外开扩,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麻烦。
什么国号都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搞到最后吕哲干脆就开玩笑地说那就叫帝国好了,若是按照现代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狂拽酷霸吊炸天”,出奇地汉国内部一致认为“帝”这个国号很好,秦国的扶苏和赵国的赵歇也同意使用“帝”这个国号,结果就初步这么定下来了。
作为始作俑者的吕哲,他本来就是恼火得不行才会随口胡说,没想竟是得到一致的认可,这下可是傻眼了。
要知道使用什么口号在华夏文明中是很有讲究的,也就是需要一个延续性和正统性。所谓的延续性是指祖上的姓氏,或者是政权崛起于哪一个区域。而正统性是统治者属于哪个上古国都的继承人,上古可以是春秋战国也能是夏商周期间的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