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分节阅读 477

分节阅读 477(2/3)

目录

东胡骑兵是什么样的模样呢?他们之中几乎是没有看见有着甲的人,大多数是身穿兽皮,一些是穿着羊皮袄,身着麻布衣的东胡人少之又少。其实必须要说明一下,胡人穿的兽皮衣和羊皮袄都有防护作用,特别是身穿羊皮袄对于箭矢的防护力并不低于皮甲。在武器方面,胡人手里的家伙大多是一种约二米左右的矛,少部分是拿着齐燕制式长大约六十厘米的青铜剑,至于角弓就几乎是每个胡人都会准备一张了。

草原胡人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什么服饰,哪怕是在草原人最为风光的蒙古时期,草原胡人的军队服色从来都是乱七八糟。这是为什么?概因胡人的士兵大多是首领从各个部落召集牧民,既是所谓的平时为牧民战事为士兵。另外就是胡人作战从来都是一个劫掠过程。胡人的士兵抢到什么觉得不错就套身上。最重要的是……胡人的生产力从来就是严重落后的情况,没有那个生产力向有先进整体的文明给自己的军队统一服饰。

卫翰等汉军将领看到的是东胡身上衣着并没有任何华夏元素……简单点说就是这群东胡人南下之后并没有劫掠华夏黔首,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内心里对于被韩广“耍”了的怒气总算是消除了一些。

“韩广还算不错,懂得约束东胡。”唐杰脸上闪过一丝的狰狞:“另外一路的胡人(匈奴)那边,我们收到的情报是那些该死的胡人很多都穿上了我们(文明)的服装。”

吕哲一直在对治下培养一种民族主义,既是还处于非常简单的“华夷之辨”,特别重视的是培养麾下将领对非华夏族群的敌视。

汉军参战之后情况大好,汉国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天下必定归他们所有,那么“天下”的土地和黔首自然也是属于他们。一种“大胸怀”的思想也就产生。

汉军是带着什么思想?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黔首,除了我们谁也不能动”或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黔首,注定归于我们所有,所以注定我们对他们有责任”。

几年之间对百越的不断征服,汉军的军官们在轮换制度下基本是有参与过对百越的战争,吕哲一再强调“世界很大,但是容纳不下第二个民族”,“一片土地只能有一个民族”,等等的思想。所以他们这一方对百越的是杀光和抓光的残酷政策。

一种思想一旦被灌输成功,那么肯定是对非本族群的人充满了恶意,看到异族的第一时间闪过“杀光他们”的念头就会控制不住的生了出来。

目前的汉军之中,带有深刻“民族主义”的军官一点都不少。以至于得到命令继续北上针对东胡作战,大部分的汉军军官都是极度的兴奋心态。

逮着东胡骑兵追逐的二千汉军骑兵就是处于一种兴奋的姿态当中,直至有军官发现座下的战马有些不对劲,率队的两个曲长才给众骑兵“降温”。天幸的是他们都养成了不论任何情况都额外携带一匹战马的习惯。

“我们的骑兵在降慢速度,”唐杰话音刚落,看到东胡骑兵正在小范围迂回要调头接战:“东胡人的带队官经验很足。他们抓到了我军要更换战马的空隙。”

另外一边,联军的营地内也在进行类似的讨论。

胥纰逼落指着完全停下来的汉军二千骑兵:“汉国人的骑兵肯定是过去的交战中没有遇见过对手,显得很娇纵。”

陈胜:“……”毕竟是一个最底层出身的人,他看不懂是个什么情况。

韩广却是有率领单骑走马的经验,点点头:“确实,他们纵马狂追,疏忽了座下战马的体力。”

华夏体系(含周边)的马匹种类不少,草原马种(河曲马)的个子矮小,爆发力也不怎么样,但是胜在持久力十足;秦地的陇西马算是相对高大的马种,不过在持久力上比之草原马不如,爆发力上也只能说是一般;西南区域的滇系马……不说也罢,就只能是当驽马使。

汉军骑兵的坐骑来源有些杂,有河曲马体系也有陇西马体系,更有现在被称呼为赵地马其实就是一种赵国在历史上白狄从俄罗斯区域迁移来的三河马体系。

汉军的骑兵装备最多的马种是陇西马,毕竟汉国与秦国的牧畜交易量一直是最大的,河曲马次之,三河马更次之。不一样的马种之中当然也会存在诧异,就像同样是人也会有高矮胖瘦之分,相对来说汉军的重骑兵座骑都是挑选四蹄直立身高起码二米以上、负重能力合格的战马,淘汰下去之后才是装备轻骑。

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马种比起“阉割文化”盛行时期的马种都还算不错,普遍是四蹄直立身高在一米六以上,只有一些挫到不行的马匹才会是一米二的四蹄直立高度,而这一类马匹压根就成不了骑兵的坐骑。

纵观战场,不管是汉军这边还是联军那边,只要是用于作战的战马,没有一匹是矮于一米六,出战的东胡骑兵座下战马的高度比较不平均,但是绝对不会出现那种像现代人一骑上去双腿能着地的尴尬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