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7(1/2)
动荡也不会动摇秦国根基。”蒯通语速有点快,但是说得异常的笃定。
看待事情的角度问题,吕哲看的是秦国国策转变的影响,还真的没有想过扶苏能不能顺利登基的问题,经过蒯通那么一阵解释,吕哲才恍然。
以人聚为群,以群成为国……不说得文绉绉的,按照武侠小说的话来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何况乎是大小家族林立,以千千万万人形成的一国?
“也对,只要是人就绝对不会受到所有人的喜**,有支持者就会有反对者。陛下在的时候,是以铁血手段消灭任何敢于冒头的宵小之辈,这样是镇压了不臣服者,但是也逼得一些人不得不躲避在暗面。”吕哲脑海里冒出了那个皮肤黝黑的胖子:“新皇登基,那些躲起来的家伙不出来跳一跳怎么可能?”
“确实,”蒯通赞同道:“特别是列国,陛下在就敢攻秦,一旦秦国换了新皇必将更加……”,说到这停了下来,概因看见有一辆战车打着赵国王室的旗号被前方的游骑拦了下来。
列国联军是靠近了,可是他们发现吕哲军与秦军几乎是并着排列阵而待时发怵了,他们不知道吕哲是不是和秦国和好,或是达成了什么协议,立刻就是停下迫近的姿态,然后由赵王歇派出李左车前来探听虚实。
几十万军队铺开占地很广,因为地形的关系更不可能是绝对的集中,秦军加上吕哲军合起来是将近四十五万的军队,范围大概是占着十来里的面积。齐、燕、赵联军折腾了半天也是调出五十万人,所占的面积更是不小。他们能够选择为交战的地点有很多,但是一场战争总会分出局面战事与主攻方向的侧重点,现在对于齐、燕、赵三国联军来说最“重”的进攻地点自然是扶苏所在的位置,偏偏这里又是吕哲军与秦军的汇集点。
李左车乘坐的战车不止有吕哲军的游骑在拦截,秦军的游骑兵自然也不会放过,他是一路上喊着“我乃赵王使节,前去求见吕侯”才没有被拦下来切片研究,不过也是提心吊胆了一路。
交战时不拦使节是从夏朝就延续下来的习惯,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的规矩不难猜测,那是因为不堵塞一方进行投降,或是不战而降商议投降条件,现在这个习惯还被保留下来。其实还有另一个看上去怪怪的行为,只是到了战国就不再出现,那就是一个国家给前来侵略的敌*队进行犒军。所以说华夏礼仪之邦是有点道理的。虽然一些行为,看上去真的很奇怪……
“吕侯……吕侯……”战车一到,李左车跳下战车一边喊着一边行礼:“为什么这样,是为了什么呐……”
是在问为什么吕哲的军队会和秦军并肩列阵,难道吕哲是要站在秦国这边对齐、燕、赵三国开战吗?
“王上一直在等候您派人前去下礼,公主与相应人等也一直在等待您的接纳,还请吕侯三思啊!”李左车终于是跑到吕哲坐骑前面了,一到就是深深地弯腰一礼。
吕哲没有看李左车,他在看的是停下来看上去无边无际的齐、燕、赵三*队,离得太远了三个颜色的士卒静静待着,无数的旌旗正在风的吹拂下飘动。他很仔细的看了一会竟是没有看出齐、燕、赵三国摆得是什么阵形,收回目光后问李左车:“你,你们,他们,真的要靠这样的军队灭秦?”
不是吕哲瞧不起齐、燕、赵联军,而是三国除了人多势众之外真的没什么可取之处,且看着统兵的主帅也不怎么样,这样的组合要是能灭掉没有内乱的秦国,那除了老天坚定站在列国那一边给予秦国“神罚”,不然就没其它的解释了。
“呃?”李左车也看向了本方的军队,看到连想样子的军阵都摆不出来不由感到尴尬。他就近看了看吕哲的军队,又看向秦军,看到的是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士卒,由队列又形成的严密军阵,像是受极了极大的打击:“箭在弦上……”
下一句就是“不得不发”,除了齐国之外的赵、燕没有多少物资来维持庞大的军队,话说是上百万军队,可是大部分士卒都是临时拉起来的。灭国之后的列国,多少典籍为秦掠夺,多少统兵的家族也被迁移往秦地,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练兵大将来操练军队。
秦国强大到能灭六国,是因为什么?
吕哲能够迅猛地崛起,是因为什么?
毫无疑问,都关乎到有一套练兵的手段,因此军队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也能在屡次的战争中获得优势。
古代悍勇的将军常见,但是据有练兵才能的将军比帅才还难找,一国之中要是有一名懂得练兵的将军,那真的是比国宝还国宝。
下意识的,吕哲看向了离自己不远的项氏一家子。他死盯着楚国不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项氏也有一套练兵的传承,而似乎项氏的练兵传承还满厉害的,至少吕哲在短期内就练不出比项氏子弟兵更强的军队出来。
吕哲得庆幸自己是在楚国还没有站稳的时候给予那么一棒子,要是等项氏稳下来再想去打击,那就不是一次借长江水道的闪击能成功的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愿否?
若是说之前吕哲还担心秦帝国在多方的围攻下迅速崩塌,近一步了解秦国现状之后,特别是知道北疆已经被蒙恬将军经营得固若金汤,他是真的确定秦国暂时无忧,该担心的反而是齐、燕、赵三国在陈郡被秦军一锅端了。=X.
南下的秦军是精锐,还是一支恢复了好战性的精锐,这点吕哲可是就近观察出来的。他看到的齐、燕、赵联军呢?除了一部分能称之为部队之外,相当大部分根本只能用“武装”来称呼。
很多时候数量确实是能敌过质量,但是要数量多到一定的恒量,齐、燕、赵联军不比秦军多出五倍的话,吕哲看不出齐、燕、赵联军对上秦军有任何取胜的影子。
更多的时候,军队不需要完全是精锐,但是起码该有点军队应有的样子,不是穿上战袍拿起兵器就能称呼为士卒,还需要经过一套正确的训练。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位练兵大将远比有百名悍将来得珍贵,原本的历史上刘邦屡战屡败,可是耐不住有一个练兵大师韩信源源不断训练出军队,精锐无可披靡的项羽大军就是在持续的消耗战中,被刘邦用好几个人命换项羽的士卒的一条命,换着换着给堆死的。
想起了韩信,吕哲情不自禁看向不远处死死盯着自己的项羽。他不知道项羽有没有学到项氏的练兵知识,而似乎原本的历史上项梁战死后项羽麾下就没有再出现过新的强军,最后手中的精兵越打越少,饮恨于乌江。
项羽当然看见吕哲看过来了,他做出的举动是瞪大重瞳给盯回去。这少年对于上次吕楚之战的结果一直都不服气,认为吕哲是避重就轻袭击了会章郡才使得楚军疲于奔命,最后两军主力更是没有做决战项梁就引兵而退,在他看来要是两军决战胜负尤不可知。
“干什么!”项梁是位眼观八方耳听六路的人物,怎么察觉不到项羽的举动:“隐忍。说过多少次要隐忍,你这是卧薪尝胆该有的样子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