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分节阅读 350

分节阅读 350(1/2)

目录

吕哲眉头在挑动,他上上下下看了司马欣好几眼:“建立帝**事学院嘛,大惊小怪做什么?”

司马欣何止是大惊小怪,他简直要晕过去了。

帝**事学院听上去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不过司马欣惊讶的不是这个,是吕哲竟然要在军队中推广识字,推广识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秦国也这么干过,列国也有不少国家干过这事。他无法理解的是吕哲要求屯长级别以上的军人都要识字,以后会不定期从军队中征调军官进入那个什么帝**事学院,到里面去学习军事知识。

秦国也有类似的制度,不过并没有建立什么军事学院,有的是在升迁上设立门槛,例如屯长要升任为百将必需学会一些军事条例、战术等等的知识,五百主要升任为军侯必须要识字,军侯想要成为校尉除了识字更要有相关的掌控大部队能力。

帝**事学院嘛,没什么啊,哪个穿越者不会祭起这么一个灭世型的“神器”,任性中的吕哲肯定是要出任校长……哦,现在的正式称呼叫“祭酒”,不过吕哲要死了就要当校长。

建立军事学院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吕哲是想要流水线生产军官,同时也是减弱各方主将对军队的影响力,避免出现类似于五代十国那种将领不断叛乱的狗屁倒驴事情。对军队中的军官培训,让他们有足够的知识来面对轮换制度,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之类的制度,同时也是让吕哲成为他们的“校长”,虽然无法避免谁想要造反,但是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军队的流动性和忠诚度。

司马欣本来是要来汇报关于岭南战事进度的,结果在吕哲一阵很详细的述说中听懵了。其实司马欣能看出军事学院的建立对军队的战斗力有会显然的提高,毕竟军官的知识越广,学到的战术越多,带起兵来肯定是更强,执行更高级别将领的命令出错也会变少,这是一件好事。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身为军方一员的司马欣,认为受到重用的司马欣,在没有想要造反的前提下,是非常赞同军队对吕哲忠诚度的培养。并且只要这一套制度持之以恒的执行下去,他们这一方势力的军队也能得到质量上的升华,获取中原乃至于攻占秦地是更有把握的。

“当然会持之以恒!”吕哲很坚定:“我说的你可能不懂,但是我们的征途不会只限制在已知的世界,对于军官的培养只是一部分,关于民间学识的建设也不能落后。随着脚步越走越远,科技的提高和军队的战斗力是相辅相成的,能走多远就看基础打得牢不牢靠了。”

司马欣确实听不懂吕哲在说什么,只能大概的猜出自家的君王眼光不止是盯在华夏大地,还张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主上,关于岭南攻略……”司马欣说到一半被吕哲抬手阻止了。

“你刚回来,歇息一段事情。”吕哲还想举行报告会呢,现在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找个专门的时间,咱们再来好好聊聊。”

“……”司马欣还能说什么呢?

第四百九十六章:似乎是……大朝会(下)

多久?没日历的年代,日子过起来确实是会有点乱,吕哲也不太确定到底是过了多久,反正是等春耕结束,天气变得稍微暖和起来,才在燕彼的提醒下才知道各地的文臣武将基本已经回来了。+X.

南陵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就是以现有的地盘来说位置是有些偏了,毕竟吕哲现在的领地基本是靠南和靠东的位置,以现在的疆域面积来看,南陵距离最东边的庐江郡与楚国边境至少有有两千三百里,和闽南郡、南海郡的距离说实话也不太好算,不断弯路的直径是两千五百里,要是算上走弯路……那可就不好说了。

所幸的是什么?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和天下态势,吕哲估计是不用做划江而治的打算了。那么将行政中心设立的南郡,要是想要北上的话就不用再转运物资,拿下陈郡、汉中郡、巴郡、蜀郡、等等的地盘俨然就成了华夏版图的正中心。

要是华夏一统,到时候会不会更改行政中心的位置还不太确定,不改变行政中位置的话,南郡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心脏。立时重心是继续向西南方向推进肯定是不用更换行政中心的位置,毕竟南郡作为行政郡肯定是物资集中地,有利于继续南征。要是吕哲将重心放在与草原胡人身上,到时候可能是需要“迁都”,或许是迁移到秦地的咸阳,也就是汉朝时期的长安这个位置,要么就改换到韩地的洛阳那边。

说实话吧,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既是所谓的中枢所在,肯定是集中了天下能工巧匠的大工厂,全国各地的物资也是必然朝中枢输送,那么将重心放在哪个方向,“定都”的位置就十分的关键。

或许是可以设立“南京”“中京”“西京”“东京”“北京”之类的多都共存制度。在各自的方向设立物资集中地和军械生产地。可是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行在”同时设立,物资同时储存,生产基地离得太远,搞不好那些存下的物资和生产基地会成为造反者的起家之资。

大隋末年的李唐是怎么起家的呢?正是因为拿下了大隋在太原,也就是北方的物资储存中心和军械生产地,因此李唐起兵之后什么基础建设都省了,从造反那一刻起就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强者之一。同时的王世充也是因为拿下洛阳这个大隋的物资储存地和军械生产基地,王世充才有资格参与逐鹿。如窦建德等等农民起义军则没这么幸运了,没有得到大隋遗产以至于基础太差了。从装备上来攀比就不是那些有得到大隋遗产的幸运儿的对手,只能是“陪太子读书”般地走个过场。

吕哲也就是胡乱想一想而已,现在是战国刚刚结束的年代,生产力不是七八百年后的隋唐,同时建立多个“行都”以生产力而言估计是吃不消的,再则他还窝在南方呢,以后是个什么情况还说不准。往好了说,吕哲闲下来喜欢胡思乱想叫“目光长远”,直白一些就叫操蛋或者虾扯蛋。

几个郡的文武汇集到南陵。最远的需要走上那么几千里,再则是需要派人千山万水的通知,文武又跋山涉水而来,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作为预备期根本就是个笑话。

在吕哲治下的文武全部汇集到南陵时。那已经是到了夏季。

太多的官员来到南陵,没有到过南陵的人不免在进城的时候感叹城墙之雄伟,守卫的甲士之雄壮,城防器械之造物奇迹。他们进城之后对宽大的道路望不到尽头先是一阵目瞪口呆。然后又对着规划得万分整齐的建筑物优势一番“心有戚戚焉,然心戚戚矣”之类的感慨。

南陵是吕哲的心血啊,算起来从建造到现在已经快一年半了。到四处的文武汇集到南陵时,南陵城内的总人口数量才算是达到吕哲内心的最低标准,既是五十万出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