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7(1/3)
交易有金,银和铜作为小面货币,那么足以维持至少五百年的经济稳架构。
“呃……”萧何有些发懵了,他对于那套什么进位的经济学完全听不懂:“这样可以吗?”
吕哲很认真的点头:“当然了,铜币的缺乏是因为上面没有价值更高的货币存在。”
他在思考是不是将秦制的半两改为汉时的五铢钱,毕竟现在的半两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五铢钱的制度一直被运用到明、乃至“我大清”,已经被证明是最合适的“量”。
“需要改制,不过慢慢来,暂时不着急。”吕哲摸着下巴。
萧何需要懂啊,不懂这个执政还怎么当?因此也就一直追问。
“铜币可以改得轻一些,类如2~3克的五铢。哦,1两等于五十克。那么一枚半两就是十枚五铢钱。金币和银币可以按照比例来制定,到时候一枚银币等值于一千枚五铢钱,一枚金币等值于十枚银币。”很简单的道理,压根就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东西,吕哲张嘴就来。
对于吕哲这个穿越客来说是很简单的知识,可是对现在的人来说就未必了,以至于不但萧何听得目瞪口呆,在场的人都是一副见鬼了的样子看着吕哲,久久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四百七十六章:应接不暇
经济相关学说在春秋时期早就有了,涉及到了经营学、金属定位等等。
所谓的经营学是管仲首先提出来的理论,最为出名的就是盐铁收为国有,为了达到增加税收的目的还鼓励开妓院等等。
而金属定位其实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定下,不过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算是真正成了普世法则,例如鼎状、刀状、铲状、圆状等等的钱币就是用铜来做成,既是所谓的金属货币。
现在什么金属比较贵重有着很粗糙的看法,铜之所以珍贵有着太多的理由,装饰品一般是铜器,与生产有关、与杀伐有关、与祭奠皿器等等的工具都是需要用到铜,铜自然就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怎么又不显得珍贵呢?
若说现在有什么“本位”的话,一直到银子成了货币之前都是属于“铜本位”时代,银本位的开始是华夏铜明显不够用,银逐渐成为更高一级的货币才取代了铜。
银现在的用途相当少,除了制作成女儿家的饰品,还真的不知道用来干什么。至于打造成用餐的皿具,估计现在也就吕哲在那么干。
现在的用餐工具很少,筷子还在被称呼为“箸”,汤匙还不叫汤匙叫“勺”,另外用餐的必备用具还有“匕”其实就是小刀子,而叉子必然也要有。
箸是南方人吃鱼生的时候才会用到,在北方很少看见这玩意。
小刀子的用途不是用来shā • rén,是吃肉的时候都是一大块,总不能整块抱着咬吧?所以需要匕首之类的东西来切割,必要的时候也是作为自卫刀具。
叉子……除了叉肉嘛,很多时候就是往水煮锅里捞东西的工具,匕首切完肉之后也是用叉子送进嘴里。
说实话吧,现在吃什么基本是用水煮,炒菜还需要到宋朝才出现。人们吃东西要么是饼类,要么就是水煮的锅(泛指丢进桶里煮的任何食物),基本上就是用手抓的。(想象一下印度人吃什么都是选择徒手就对了。)
任何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除非是近现代,不然穿越的时代越是久远,每一个穿越者都能称为“发明家”。所以吕哲治下的“箸”改了个称呼叫筷子,汤匙也得到“正名”,连带铁锅也给“发明”了出来,有了种类多种的锅,平底锅一出现炒菜立刻就面世。连带自来水、冲洗马桶、吊轮、齿轮、螺丝钉、车轴……反正只要吕哲想到了什么或者想运用什么,一件件东西就给“发明”出来了。
什么?螺丝钉是技术活,需要车床?不知道先制作一个有旋转齿的钻子针对模子进行开钻就会出现模具么,然后使用灌铸法那么一整,螺丝就出现了。
其实挺悲哀的啊,没电的时代,什么电视、电脑之类的东西没有,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人来到这么一个时代了,又是一个势力的君主能做的娱乐就是听那些不符合审美的音乐。看一群女子摆动物造型的舞蹈,想要做什么就必需自己“发明”,很不容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