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7(1/3)
是永远都是处在战争准备阶段。所以学而用之自从有知识传播开始就一直在被强调,吕哲好歹也是多了两千年的知识。或许会犯傻但绝对不会傻到那份上。
打仗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是冬季因此有做好过冬准备的一方占优天时。吕哲军过冬的冬衣准备得比较仓促,三十多万部队其实有至少一半是缺少冬衣的状态,只有那些主战部队才完成换装。后续装载冬衣的辎重队伍一直都没有听过,但是想要完成三十来万人的换装,哪怕是五郡都在赶制冬衣,包含运输的时间算上最快也需要至少一个半月。
天时上面吕哲并没有占优,但是百越人那边估计也好不到哪去,不过百越人似乎四季都是穿成那样,从习惯性来讲百越人似乎是占了天时的便宜?
吕哲手头上有一个数据,从开拔到现在,应该是在一个半月的时间之内,司马欣那边非作战减员有两千余人,他自己这一路的十五万人也有四千多人因为体质的关系在作战序列被排除掉。
也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而已,还没开始动刀子就有近万人失去了作战能力,吕哲看到这个数据其实有着万分的心理准备。要知道司马欣所部是准备相当完全才南下的,有了那么充足的准备都能非战斗损员两千多,随着时间的延长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非战损减员。那么吕哲这边至少有八万是缺少冬衣的士卒,他们从开拔到现在不过是四天已经有四千多人的非作战减员,要是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乃至于更久的时间呢?
冬季不宜用兵,不管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现代都不适合用兵,想想二战的德军,近百万部队在寒冷冬季俄国的遭遇。
南方在冬季并没有那么寒冷,吕哲这一次敢于在冬季用兵正是出于这项考虑,可是考虑终究只是猜测而已,数据已经用事实来证明很多时候猜测跟现实是两回事。
“不知道百越那边的非作战减员多不多……”想着想着的吕哲看向了黄平这个春申君不知道是哪一支的后代。
黄平被吕哲用目光注视的时候感觉到了比甏本辽更加强烈的压迫感,毕竟吕哲看甏本辽时心里没有情绪波动,看向黄平时心里则是稍有郁闷。
强烈的压迫感让黄平呼吸在那么一刹那有读不顺,战战兢兢地等待吕哲到底要说什么。
“你们的部队在冬季损员的情况怎么样?”吕哲才不管三氏族长为什么会显得战战兢兢,他需要一个例子做比较。
黄平老老实实说出了自己的状况,然后连安和甏本辽也都如实说出数字。
“果然啊……”吕哲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哪片地域的人总是能适应当地的气候,那么百越人哪怕有非作战减员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离冬季结束还有快两个月,考虑到南边的气候比北边的温和,冬季的季节影响会降到最低,那么估计是一个月左右天气必然会回暖,到时候关于非作战损员的担忧也能放松一些。
天气回暖,吕哲面临的新麻烦肯定又会到来,要知道季节的轮换总是会让老天爷下一场雨来通知众生“老子心情改变了”,而南方多森林且气候特殊,一旦下雨肯定是没完没了外加一个断断续续,想要不停歇的作战就要将雨季的影响充分的考虑进去。
半个月内解决罗县周边的百越人,吕哲力求的就是这样,所以部队的运动能有多快就要有多快。
骑兵的存在是用来不断压缩百越人的生存空间,也是借着骑兵的速度来歼灭任何一支可能逃脱的百越人。
在骑兵起到自己的作用的同时,对于步军的调动就充满了考验,步军担任的任务非常繁重,他们需要推进的同时破坏或者驻军堵住要道,还可能需要留出足够的预备队来跟窜进林子的百越人捉迷藏。
地利是每一个带兵统帅必须要考虑进去的因素,长沙郡地形因为有诸多水系显得非常的复杂,索性的是吕哲麾下已经有一支水军。这支水军说实话战斗力肯定不怎么样,毕竟才刚刚成军不足一个月,该有的操练极度缺乏,不过用来在河面上袭扰和阻止百越人可能的渡河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