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9(2/2)
武臣跳脚过后很无奈,他尝试派人通知张耳,提醒张耳应该派兵堵住王贲撤退的路线,并很好心的提示如果王贲撤退会往哪个方向撤军。
新晋名将张耳接到武臣派人通知的时候怒了。他是谁?是用十万新卒击败七万虎狼秦军的赵国名将兼名士,怎么用兵需要武臣这个出身低微的家伙来指手画脚吗?不但没有采取武臣的建议,他还将武臣派来的人好好的羞辱了一番,之后继续大摇大摆,以一种将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姿态继续向壶关行军。
武臣派去的人回转,得知张耳态度的他乐了。他那些建议出于公心,谁都不能说是越权指挥。既然那位新晋名将不同意,非但不采纳正确意见还羞辱派去的人,那么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和他半读关系都没有了。
本来多多少少还担忧赵国会派兵堵住归路的王贲听取斥候的回报后安心了,张耳的举动没有超出王贲的预料,名士什么的带兵都带有太多的理想,更多的时候名士在军的作用是坏事而不是成事。
所谓的理想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臆想,不会去参考实际的局势,理所当然的以为所有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发生。
王贲可是有和张耳交过手的,十分清楚张耳压根就没有什么带兵的本事。近期他也算是理清后续部队是怎么败的,无非就是士卒抢野了,各部之间空隙太大,以至于不防又难以取得联系滚雪球似得败回了太原郡。
真正战死或者被俘的秦军士卒并不太多,王贲从败回太原郡的士卒还有将近五万就能看出张耳带兵能力真的是有够差,不然在当时那种绝对优势下,哪个统军的将军会让一支无法互相取得联系又没占半读优势的敌军,只是被斩首八千多被俘也没超过一万。
就在张耳拉开部队向壶关进军,武臣筹谋该怎么立下大功,赵国这边等着前方歼灭王贲本部的消息时,王贲上演了一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的事情。
利用一个夜黑风高的日子,早就准备就绪的王贲留下部分的疑兵,带着马蹄裹布的主力抹黑径取道屯留(长子),歼灭了屯留不到一千的守军,然后来一个大转弯扑向张耳已经到了襄垣周边的一万先头部队,几乎是没费什么劲就打散了预防不及的一万赵军,张耳还没有收到襄垣兵败的消息,王贲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同样没有设防的铜鞮张耳本部。
可想而知意气风发觉得大兵一到王贲就该束手就擒的张耳,他在遭遇王贲本部主力骑兵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
武臣在天明的时候才发现壶关外面的秦军营盘不对劲,等待他派出军队去试探虚实,留守的秦军二话没说爬上马背就是一阵轻骑绝尘。
“全不见了?”
武臣一直都在派人严密监视王贲,可是要知道现在可是能冻死人的寒冬,监视秦军营盘的赵卒能不能尽忠职守的程度要取决于保暖和会不会犯困。
其结果也就是那样,武臣发现秦军已经是人去营空时砍了负责监视的赵卒已经于事无补,他赶紧派出斥候查探王贲本部的动向,结果斥候没能探出王贲的动向倒是把张耳的惨状给看了个真真实实。
赵国新晋名将加名声久远有名士头衔的张耳,七万大军一夜之间没了五万,剩下的两万还是因为走得太慢没有太过靠近壶关才躲了过去,张耳本人也在铜鞮一战受了重伤还不容易在忠心的亲兵连拉带拽之下才逃过一劫。
失去王贲所部的动向,武臣又全是步军,武臣在听取张耳一夜之间几乎全部完蛋之后没有异想天开到去追击王贲,只能惋惜即将到手的战马全没了,看着老天一阵长吁短叹。
“大好局面啊,要是张名将能听我的建议堵住王贲,两军再配合围堵合计,哪怕无法取得大胜也不至于会丧失王贲失误说带来的大好局面。”武臣真的是徒叹奈何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徐岩的后路
上党郡的王贲上演绝地反击的时候,在砀郡的徐岩也在考虑应不应该派兵策应。-乐-读-小-说--乐读x-
原军团兵力现今是接近五十万,其王贲那边是十三万,徐岩在砀郡的本部有三十万,另外大概七万人是留守三川郡。
兵力达到五十万的原军团,从规模看去就能看出秦国对该支军团的期盼有多么殷切,也能明白秦军重新占领原的态度是多么的坚持。
在某些时候,殷切和态度并不能代表什么,例如受于种种的原因少府的章邯优先补给的军团就不是原军团而是长城军团,倒是原军团庞大的兵力在缺少辎重物资的现状下,非但没有展现出兵力的优势,反而因为缺乏粮草和器械人数越多越是显得拖累。
徐岩一算再算,若是真的出兵策应王奔,他手头上的物资也仅能提供不到七万人冒着寒冬北上。
七万秦军并不能算少,要是对付列国的军队,七万秦军足足能够乐得上至少十万列**队。问题是徐岩看了地图老半天,在只有七万能动弹的部队现状下,产生一种不知道该从何处下口的茫然。
砀郡想要支援杀入上党郡的王贲,远还没有从三川郡出兵策应来的方便。要是徐阳想要策应王贲,从砀郡发兵要么是原路退回三川郡,然后渡过少水,再向北百里才能与王贲会师,另一套方案就只能是在没有后续部队的情况下直接北上从东郡径直杀过去。
物资不足,徐岩哪怕知道赵国自乱。东郡可能不存在抵抗力量,他也不太想冒险从东郡这一条路线出兵,毕竟让赵国自己多乱一段时间对来日进军的好处更多。现在出兵过去虽然能占到便宜,可要是逼得赵国人停止内乱团结起来抵抗,那才叫得不偿失。
从这里能看出徐岩和王贲的差别,一个是看见有便宜可占想都不想就去占,另一个则是老谋深算且目光显得长远。
王贲仓促出兵已经有了结果,那就丧师接近三万无功而返,其间或许因为纵兵劫掠又或者是因为天气的因素。但是败了就是败了,也能从看出哪怕是国家乱了只要秦军打进去赵人并不会心甘情愿接受秦国的统治。
当然,因为距离的差距徐岩还不知道王贲自己玩脱了的消息。他在集结部队打算回转三川郡,再从三川郡北上支援王贲的时候,一条关于吕哲的消息从南方传到了雍丘。
“什么!?吕哲与赵楚两国联姻?!”
徐岩的消息来源并不复杂,吕哲治下有秦国商队。并且重新获得自由即将返回邯郸的李左车也在一路上大肆宣传。连带获得确切消息的韩王成和魏王咎都在推波助澜的传播关于吕哲要和赵楚两国王室联姻的消息。
若是只与楚国联姻,其实谁都不会太当回事,毕竟楚国败在吕哲手,自然是需要用读手段双方才能停止交战,楚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