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8(2/2)
他们之搞清楚状况的人围着自己讨论,从头听到尾没听懂的人则是围着蒯通和燕彼在问。
“联姻,列国之间的联姻并不在少数。像是秦国与曾经的晋国,秦晋之好听过吧?两国联姻了至少十八代,会这样的理由很简单,当时的列国王室几乎都是出自周室,秦与晋的王室不同氏,为了血脉的延续又为了身份匹配,秦晋哪怕是多有交战也不耽误婚嫁。后面的秦楚,两国其实也联姻了八代,哪怕是当今的秦皇后宫也有楚女。”
“联姻从来都不是有效的止战手段,楚国提出联姻并不像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首先熊心只有那么一个贵女,项氏提出联姻必定要经过熊心的认可。熊心会同意更加不简单,估计是怀着别样的心思。”
“至于楚国承认我们占领楚地,那些不过是空话而已。现在是我们强而楚国弱,哪怕他们不承认,以楚国现在的军力有那个能耐抢回去吗?显然是没有的嘛。因此,楚国索性就承认我们对五郡楚地的占领,为双方接下来的谈判打开一扇能够谈的大门。”
“听清楚了,是五郡,也就是说是现在我们占领的南郡、衡山郡、苍梧郡、庐江郡、江郡。这里是陷阱,那些楚人哪怕是想丢出一个甜枣也带着不怀好意。五郡是我们从楚国手里夺来的吗?楚为秦所灭,五郡是楚地没假,可是从楚那里夺来和从秦或者其他人手里继承或者打下来是两个含义。”
“秦国还在,继承无从谈起。那么我们是打下了五郡,楚国承认个什么劲?他们是认为楚地蹦来就应该属于楚国,这就是陷阱所在。为日后楚国有能力了,来夺回五郡埋下伏笔。”
“再说熊心愿意联姻。楚国是项氏复国,熊心是项氏拥立。试问,熊心一个傀儡人物,空有楚王的空衔,能左右楚国吗?项氏手握大军,楚国朝堂的重要职位也全部在项氏手里。因此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项氏才是楚国真正的主人。熊心是楚王,他能甘愿一直当有名无实的楚王吗?熊心答应联姻,未必没有存着借主上除去项氏的心思在内。”
蒯通将条例说得很透彻,述说的话语让众位武将大概了解楚国到底是要唱哪出戏。
司马欣听得时候频繁在眨眼,他选择在吕哲麾下效力当然是怀有抱负,近期也了解到不少关于吕哲是怎么崛起,为之效力的集团现在又是怎么个状况。
五郡,南郡是吕哲用心治理也是开发最好的一个郡,其余如衡山郡、苍梧郡、江郡、庐江郡,后面两个新占领的且不谈也没什么好谈。
衡山郡是作为一个防御北方的军事重镇,前期基本上是以发展军事方面为主,到了与楚交战之后才将民生的发展提上日程,似乎是要作为一个与原互通有无的商业重郡而存在?
苍梧郡以前叫黔郡,曾经一度被百越人占领,是在大概半年之前吕哲派军从百越人那里收复,在那一战抢夺了不少百越人囤积用来北上的粮食?吕哲对苍梧郡的开发很有针对性,苍梧那边有百越人留下的农垦,被新命名为武陵的那一代也有大量的矿产。农业与矿业齐进,那是要打造一个对后勤有保障的大后方。
大后方?司马欣也就明白吕哲为什么要先南下了,毕竟不解决百越大后方什么的从何谈起?
想要解决百越其实不难,只要百越人肯集青壮来几次会战,原列国的军队分分钟能教那些不会军阵的百越人怎么打战。可惜呀,百越人很狡猾,原大军扑上去的时候总是找不到百越主力,百越人喜欢玩的是分散偷袭的把戏。
打百越侧重的不是占领土地,打的是消灭人口,这是司马欣从吕哲嘴巴里亲耳听见的话。只是司马欣有读纳闷,按照百越人不战而战的尿性,怎么去消灭百越人的人口?难道要满地图的钻林子爬山围剿?想想就觉得那不是人能干的活。
现在和楚国是袭扰为主大战为辅,包括司马欣在内的人早已经清楚吕哲布置的战略,他们好奇的是楚国服软之后,自家主上还能找到什么非打楚国不可的理由。
“主上!”
燕彼呼唤了一声,原本在交谈的众人也停止交谈,随着燕彼一致向主位已经站起来的吕哲行礼。
蒯通在为众将讲解的时候吕哲一字不落全听到了,他自然是知道楚国哪怕服软都是不怀好意,且更加清楚蒯通会猜测出更多只是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
“与楚国罢战?”吕哲没想过要与楚国罢战,不过嘛……打不打似乎也不妨碍继续谈下去吧?
第三百八十五章:好点子
“还继续打吗?”
“打!为什么不继续打!无论如何也要接着打!”
“可是……北面损了十几万,难免也损了五万,我们的兵力连续几次损耗下来,辛辛苦苦拉起来的二十七万部队眼见就要见底了。虽说是又拉起不少的部队,但是他们都是新卒,若是不缺少粮食兵器倒也无妨,新卒、缺粮、少兵(器),这样的部队再多也无法挡住秦军。”
“那就不打了?十几二十万的部队为什么会没了,是为了守护疆土,他们没有白死。”
“土地丢了可以夺回,军队能避免损失就要避免,真的要把有战力的部队丢光了,赵国才是真的亡了。”
“吕氏哲说的简单,让开道路。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除了邯郸军和少了边角的巨鹿郡,赵国其余的郡县全部都要丢弃掉!”
是的,李左车从南陵城发来的信件已经到了邯郸,上从赵王歇下到几个重要的朝臣,他们看完李左车的信函之后立刻分成了两派。
以赵国的一国之力没有能力挡住秦军,列国又坐视赵国丢土损兵,说实话李左车转述吕哲的话很有市场,可是总有那么几个自认为忠诚之士的家伙见不得丢掉哪怕是一寸的赵土,明知道守不了就是拼掉再多的军队也想着要守。
让开道路让列国也在秦国的兵锋之下颤栗?说的简单啊,真的是太简单了。赵国复立,七郡之地从表面上来看是很快又成了赵国领土,可那是经过多少的努力多少的谈判和妥协才得来的?为了让那些土地成为疆土,赵国又有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封君,新贵族老贵族一拉就是一串,那是喷了多少的口水?
不战而让路,朝堂之上下决定容易。可要是传到那些新老贵族的耳朵里,先不谈秦军到底会不会进军,一帮子拉着全家老小前来邯郸跪在宫城外叩头的人肯定是大有人在。
死乐着?同样是说得容易,问题是赵国乐不住啊,只乐了不到两个月没了快二十万的军队,重臣张耳和武臣差读就陷在晋阳没能跑出来。
赵国打不过秦国的,这个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