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7(1/2)
所部的距离也就是一天,与项梁保持的是两天的路程,而似乎那七万人从来没有被提及过,显然是吕哲早早就埋伏下来的藏兵。
战局都打到这一地步了,吕哲还死死地藏住七万军队,司马欣惊骇的是吕哲的隐忍,居然情势变得不利还隐藏一支大军一直没动,可见吕哲一直都在设局,到了这支藏起来的大军该动的时候,那时必然是项梁走进圈套的那一刻。
“柱狼烟,三个品形。”吕哲用着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死死盯着司马欣的眼睛:“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调动这支军队。”
什么叫万不得已?司马欣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也不得不问。
“到了全军覆没之局。”吕哲其实还是很舍不得的,费了那么大的心思进行布局,走到这一步真的异常不容易,那支军队本该是歼灭项梁所部的杀手锏,现在情势变动得扑朔迷离,杀手锏变成了挽救战局的筹码,估计很难继续藏下去了。
司马欣心情突然有读复杂,是越来越看不懂吕哲为人了。他觉得吧,换做野心勃勃的人,该是会趁这个机会让他们这些秦系将校埋葬在南方,毕竟是他们自己要求留下来断后,这些在军令副本上都会画押留作记录,哪怕是全死了秦国也没有什么话说。他们之前还在赌吕哲到底会不会让他们全死在战场,好做到真正的掌握被合并的军队,现在看来是有读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了。
吕哲可没神奇到连别人在想什么全部知道,根本就不知道短短时间内司马欣的心态一直在变。他这么做的用意是无愧于一军之主,不管是秦系还是南郡系,那都是麾下的士卒,他所思所想就是避免麾下将士被无意义的消耗。
“不敢辜负将侯期望!”司马欣对吕哲的称呼又变了,那是表达出一种心悦诚服的姿态。
“将侯?”吕哲已经不是那个对如今的人情世故茫然的人了,他所知道的将侯是一支军队受到将领爱戴才会有的称呼,而秦军的将领这么称呼,是真的想在其麾下听命效力。
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吧?不过吕哲也没有太当回事,以司马欣为首的秦系将校们只要能用心作战,对此战的作用肯定意义非凡,至于想让他们完完全全的臣服,这条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
“你们依然可以且战且退,最好将战场移动到长江那边。”吕哲对司马欣解释一下半渡而击的军事战例:“立时我亦会在那里留下必要的策应部队。”
半渡而击?那是历史上吴王阖闾起兵讨伐楚国的战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始作俑者孙武并不是一个无名之辈,恰恰的是孙武在华夏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名的军事家,司马欣虽然没有读过孙武的兵法,可是对那一段并不是完全没有印象。
留下司马欣和唐杰作为主次将,再有翼伽作为军法曹,三万人就地开始构筑防线,而吕哲则是率领五万部队开始昼夜兼程地往丹阳赶。
第三百零七章:什么情况?
情势确实是变得令人看不懂了,项柱是有派人通知后面赶来的后续部队不再去拦截向丹阳支援而来的三万吕哲军,可是在项柱派去的人找到四万楚军时,两军已经遭遇。
传递消息的延迟性就是这样,做出决定后能不能执行下去完全依靠传令兵是不是能找到部队,找不到部队那么这支没有得到新命令的军队必然是会按照之前的军令行事。
统帅楚军四万后续部队的人是项柱的二子项英,这个今年只有十岁的少年会成后续部队的统军之将其实跟才能没关系,依靠的是身为项氏的嫡系子弟的这个身份。
项柱委派项英为后续部队的主将,可能是清楚自家幼子的本事,因此安排了两员心腹爱将作为辅助。在这种氏族,能够成为所谓心腹爱将的人必有其过人的本领?毕竟这些人可都是需要辅助嫡系的人。
四万楚军是在丹阳西北方向约十里的位置与吕哲军相遇。其实说相遇也不合适,西北方向基本是平原地带,代表你能看见我的时候我也能看见你,因此相遇这个“短距离”的词应该换成是互相发现对方。
项英不知道丹阳城的攻防情况,不过从其父的军令看来,吕哲军的这三万援军似乎是拿下丹阳的障碍?
何怿是带着部队从西北方向而来,项英是从东北方向过来。两支军队,楚军离丹阳是八里左右,而吕哲军这要稍微远一些与丹阳的距离达到了里。他们之间,由于方位的不同,双方的距离该是有十五里?
从他们的位置看去,丹阳那边遍处皆是烽烟,看似整个丹阳城都陷入战火,至于战况到底怎么样则都不清楚。
舒道在发现从东北方向而来的楚军时,他眼皮直跳。心在想:“围攻丹阳的楚军有八万,后面又来了四万?只有三万人该怎么个支援法。”,是胆怯了,认为丹阳情势不明,带三万人过去根本就是送死。
何怿也是心颤栗,敌军数量实在太多了,本方的衡山郡所部七万人落后了一天的路程,他也在怀疑只有三万人能起到什么作用。不过,他就是个军侯而已,执行苏烈临走前的军令部队还会服从。要是做了与苏烈不一样的决定,那部队的军法曹就该剁了他的脑袋。
“是要直接突进城内,还是……”何怿迷惘了,他见舒道靠过来,且舒道一脸的苍白,抢先说道:“舒族长,主上今晚就能抵达丹阳。”做了一个信心满满的表情,“这不,又多了一支前来送死的楚军。”
“啊?”舒道有读惊疑不定了。他心里琢磨:“主上夜里会到?深入会章郡的部队可都是精锐……”,要是吕哲今天真的能到达丹阳,那还真是必胜之局,毕竟明天午衡山郡的七万大军也能赶到。那时候就是重兵对敌了。
舒道慨然说:“我等为主上效力,正该奋力杀敌才是!”
“这家伙就是墙头草啊!”何怿一直保持着脸上满是信心的表情,“请舒族长约束麾下,”。说着走向一名身穿校尉甲胄款式的军官,行礼后用着建议的语气:“亥校尉,还请与诸位校尉布开阵型。”
亥在观看东北方向的楚军。那里的楚军正在转变方向,看样子是想挡住己方进城的路。他问:“突破进入城内,还是与这支楚军交战?”,不一样的目的所布置的队形就不一样,怎么说何怿也是苏烈指定的率军官,是该问一问。
“敌军离丹阳较近,我军离丹阳较远。现在也不知道城内情况怎么样,贸贸然突进去不合适。”何怿心想罢,再次行礼:“职以为该与那支楚军交战,逐渐占领丹阳西北方向的城外,而后联系城内。”
几个校尉陆陆续续过来,他们商讨了一下,觉得何怿的建议比较稳妥,也就决定那么做。
三万部队,战兵数量只有五千,有一万三千人是来自南郡的辅兵,剩下的一万两千人则是舒氏在江郡自己拉起来的队伍。这种军队构成也就是只能简单的摆出一个椭圆形的布置出来,让他们去组成什么军阵就基本是不可能了。
吕哲军的战法基本上是用战兵作为前导,较弱的士卒摆在后面,这样做很难说好坏,不过战力较强的部队在开战后不会那么快处于劣势。很多时候还用起勇猛的拼杀拉动起军队的士气,不至于会让较弱的士卒损失太多致使军心士气受挫,最后演变成全盘崩溃。
另外一边的项英正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拦住敌军,正在催促部队跑动。他发现远处的敌军停下来在改变阵型的时候大喜,随后是一阵阵迷惑:“对方不是援军吗?怎么不着急进城?”
项柱给项英安排的一员副将听到了,他解惑道:“我军离丹阳较近,他们怎么都绕不开我们。”
这员副将叫王武,原有历史上他降汉为柘(zhè)县(今河南柘城北)令。楚汉战争,率兵反于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被汉将曹参击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