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2/2)
“来了!”曹咎瞪大了眼睛看着越来越近的军队,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骑跨战马手持旌旗的起兵大队,“秦军的持旗士!”,又看到那杆三角军旗,军旗上面用有些翎羽,“出战得胜归回之师啊!”
军旗之上有翎羽,按照现在的风俗应该交班胜之师,意思就是出征胜利而归的军队。
走在当前的持旗士数量大概有五百余骑,战马小跑之下马蹄声轰隆作响,紧随其后的是一支藤甲兵。
曹咎对秦军的持旗士不陌生,对藤甲兵却是十分好奇:“穿戴这样的甲具真的有防御力吗?”,他看着踏步向前的藤甲兵,“注意看他们手上的兵器,那好像是截掉一段的短戈,你有没有觉得那样子很像魏国的武卒?”
藤甲兵的标准武装是一身经过桐油煮练的藤甲,一面长一米五宽十五厘米的巨大滕盾,一杆长二米的戈矛或一柄长约一米二的短矛。若是藤甲换成重甲,看形象确实与曾经魏国的武卒差不多,只不过相对于重达近八十斤的重甲藤甲只有二十五斤。
刚要答话的项辩突然睁大眼睛失声道:“那是什么!?”
重步兵身穿类似于唐朝明光铠手持三尖两刃刀紧随藤甲兵之后,他们踏着沉重的脚步声迈步向前。
身高普遍在两米左右的重步兵看去十分的雄壮,手持那把长约两米的巨大兵器更是给人一种彪悍的感觉。
“武卒……?”曹咎又推翻自己的话,“他们手上的兵器没有见过,该是秦人新的发明。看那兵器造型特殊,该有五十秦斤以上的重量。这样的兵种……”,他想说是完全防御类型的兵种,可是又觉得这样的军队列阵开进也会有很大的威力。
身穿皮甲手持小圆盾又腰悬战剑的跳荡兵出现了,他们的数量让曹咎感到惊讶。
“我发觉一件奇异的事情,”项辩用手指着那些军队:“南郡的军队几乎都有防具,这读与秦军有很大的区别。”
曹咎同样发现这读,他沉吟一声:“看南郡的军队再看南郡满布兵堡、烽火台,大概能猜出吕氏哲的性情。”
“是喜欢防御多过于进攻吗?”项辩有些难以置信,“吕氏哲该不是守成的性格,他可是出兵攻伐黔和衡山了。”
“你听听周边的谈论,南郡之所以出兵衡山,是在报复邓宗对南郡的袭击。”曹咎看着兴奋得脸红耳赤在大声欢呼的黔首们,“吕氏哲好手段啊,仅这一次打着为南郡父老复仇的名义出兵就尽收南郡民心。”
稍微愣了一下,项辩脸色也变得非常不好看。
南郡的民心该是比较复杂的一类,他们生活的区域原属于楚国,后面被秦军占领。说实话,在老一辈的教导下新的一代对秦国根本没什么归属感。而同样的,因为失陷太久了,他们又对楚国没什么感情。直白读就是心没有倾向于谁的归属感,再直白读就是排外。
在这种特殊的情感下,吕哲想要自立十分符合南郡父老的心思,不过除了得到利益的宗族、豪绅之外,哪怕是吕哲迅速扑灭兵灾普通的黔首对吕哲并没有太大的好感。不过这一现象在吕哲喊出为南郡父老复仇而出兵衡山郡之后得到非常大的改观,特别是南郡的大军真的开入衡山郡剿杀邓宗时,南郡的父老总算是将吕哲视为自己人,心里也开始有了归属感。
震天的欢呼声,曹咎和项辩面面相觑,他们无不感觉此行的责任重大。
ps:鞠躬感觉“不灭星晨”“qqqqqq”“大大大垃圾”“蓝色郁金香”几位书友投出宝贵的月票!同时谢谢“秦天三邪”慷慨的打赏!
昨天是十二读才回到家,疲惫万分地码了两千多字,觉得有些少没有发,实在是太抱歉了!晚上尽力再码出一章,不过希望不用再出门吧。
第一百八十一章:新鲜事物
非常感谢“梦53”“沧田桑海007”“飘云寺主持人生”“clauschen”“c2256”“冷头”几位书友投出的月票!
ps:事情差不多处理完了。另外,以后大概就是一章3k的字数。事情处理完之后是每天两章。
……………………………………………………
南郡处处都有机遇,外来者只要不懒惰有一双手能够干活就不用担心饥饿,要是努力肯干外加脑袋灵活一些,在江陵不难找到体面的工作。南郡本地的产者要是有相应的本钱,甚至可以向官府购买便宜的商品然后卖到郡外赚取差价;至于豪绅和宗族若是能得到来自官府的订单,那么这个时候赚取的已经不是财帛,而是子孙的未来。
短短的四个月,死水一滩的南郡已经一去而不复返,此时此刻的南郡到处都在开发,随处可见正在开垦的农田和新开的矿山。一些轻工业,例如织布业,也因为官府的订单太过庞大豪绅和宗族吃不下,官府适当地向民间的散户进行采购。
织布业带动起来的产业非常多,种麻的农户因为商家对麻的需要量增多,麻的价钱提高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织布业还需要人手,而民间的妇女哪个不会织布不会裁缝,也成了受益的一个人群。
同理,因为民间对织布机的需要增加,掌握在官府手里的制造坊的织布机大卖,这样一来形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循环。
而织布业只是南郡一种因为大开发而起来的产业之一,那些矿山的开采、田亩的开发、兵器坊、农具坊、制衣坊等等的产业也在官府的支持下活了过来。
整个南方都在乱战,四处八方的黔首连吃一口饭都是奢望,在这种背景下南郡的黔首感觉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
在新城池的城墙轮廓从那个平原地带耸立起来后,每个看到的雄伟城墙的黔首都会感到吃惊,随后是满满的安全感。毕竟要是出现险情官府可是答应过会让黔首进入城池安置的。
除此之外,各方各面的好消息官府也会向民间贴出告示,最近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关于南郡的大军对黔郡的讨伐。
民间的黔首因为黔郡的获胜获得了一种叫作“战争红利”的东西,那是南郡户籍上的每家每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