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2)
黔郡是一个开发相对比较轻的一个郡,它的范围之内总共有四条河或者江。其余比较小的溪流更是十分繁杂。季布率领部队还没有出森林的范围就被一条宽度大约百步的河给挡住了去路,他记得地形图上的这条河的名字叫作澧水。
澧水的两岸全是密密麻麻的树木,一些树木显得比较奇怪,树木下面的树身本来不应该是两个颜色,所谓两个颜色就是树干底部明显是有浑水浸泡过,上面是树木枝干本来该有的表皮颜色。那低矮的垂下的树枝也不应该有水草,一些枯萎的树杈也明显是被水给泡过。
靠近河流的树木上的痕迹说明这条河并不是一条安分的河流,似乎经常会漫到森林地带。
接近河岸时,不用刻意的观察也能看见地面上奇怪的景色,水草什么的遍地皆是。一些坑洼的泥潭上布满了死鱼骨头。眼前的一幕幕足以说明一件事情,那绝对是一幅洪水或者积水退去后才会有的画面。
季布先头部队的辅兵只是带了一些利斧,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携带其它种类的劳动工具,在出发前吕哲说是大概需要三天才会遇到这条名叫澧水的河流,可是他们第二天就被澧水挡住了去路,这与计划根本就不相同。
准备用来制作浮桥的舟还在后军,而且共尉率领的辅兵部队还需要两天才会跟上来,季布苦恼是应该按照已经出现错误的计划停在原地等辅兵部队上来,还是选择绕路从比较平稳的河段直接伐木渡河。
如果是一个死板的将领。那么哪怕是现实与计划不符合也会停在原地,命人上报之后等待主将新的直视。可恰恰季布一读都不死板,他觉得想在百越人没反应过来之前出其不意拿下临沅县,那么就不应该在澧水傻愣愣待着。
澧水是一条长达四五十里的大河。它延伸出去的水系更是多到无法数,现在先锋部队已经算是进入黔郡的地界,那么也就算是百越人的地盘。
有着那么多的支流的澧水为黔郡不少乡村提供着水源,百越人也有下河捕鱼的习惯。要是一万人的部队在澧水边上驻扎两天,可能会被百越人知道秦军进入黔郡的消息,那时候还要怎么出其不意的入侵呢?
季布派人向军的吕哲汇报实际情况。又将自己的想法如实上报,也不等吕哲的回复就直接伐木制作木筏渡江了。
所幸现在是夏季,早不是春雨泛滥的春季,澧水在目前的季节尚算“温顺”,一万部队依靠临时制作的木筏在渡江期间虽然有出现意外,不过倒也没有造成重大的伤亡。
一天之后,在付出十余条木筏散架,落水的有人失踪其余人都被救起来的轻微代价后,季布带着部队又出发了。
吕哲派去回信的人到达行军路线上的澧水边时,季布和其部队早就渡过澧水再次消失在茂密的丛林里。
这个传令兵其实有些傻眼,他是来转告季布,主将认可季布的猜测,在同意“自行其事”的同时还要告知季布已经有一支运粮队在快速赶过来,辅兵会给先锋军补充新的干粮,等待补给后季布再出发。
得知季布没有接到新的命令就已经渡过澧水,吕哲挥挥手让传令兵退下,看他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因为季布擅自行动而恼怒。
在旁人为季布松了口气的时候,那口气还没完全吐完呢,他们突然听见吕哲对典官(书记官)说:“季布擅自行动,且先记上一过。”
典官自然是主将说什么就记什么。
那些听到的人们,他们一愣之后心里发怵,军队所谓的“一过”就是一种惩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还要看官职来区别。比如季布是那个比同校尉的左协统领,那么就是立功削掉一级,除此之外还有十军棍在等待着。
当然,那是军官才会有的待遇,士兵一般没有“记过”的资格,基本是当场完成惩罚。
吕哲现在的十一万部队,正经秦军出身的不过才两千余人。余下要么是国遗民整编成军,要么就是南郡的原住民,他们这些人基本都不太了解秦军是一幅什么样子。
秦军的善战依靠的不是个人的武力,是严明的军纪所约束的一个整体,十余万部队有人已经被操练近两个月,有的则是不到一个半个月,他们虽然稍微已经有了集体的意识,不过还不了解什么叫作军队。
吕哲所理解的军队是一个没有人情只有军律的铁血集体,他当然知道季布的选择从某些意义上来讲是正确的。可是如果因为某些理由他不处置季布,当抗命不尊有了种种理由之后。那还怎么去约束各个将领?
同一时代的所有军队秦军的战力绝对是乐级的,那么是什么让秦军那么南征善战?这已经足够说明军律的重要性,吕哲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才逼不得已率领这些没有训练合格的部队出征,他只能依靠实际作战的赏罚来给这支部队深植下军律的庄严性。
季布的部队渡过澧水再向南行军二十余里总算是来到森林的边缘,从边缘向外看去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平原地带,看去似乎并没有人烟存在的痕迹。
“这里距离临沅还有二十里……”露天环境下,季布手里捧着简易的地形图,“只是上次地图已经出现差错,这次……”苦笑一下有些无奈。
不是搞笑。而是这个时候的地形绘画真的没有什么比例,地图基本上只是一个参考意见,不能实际的运用。
“来人,”合上羊皮卷。季布对着斥候官道:“加派人手探查周围的环境。”
斥候官应命而去。
陌生环境的作战一读都不简单,季布当然知道这一读。森林的行军对人的考验也不是一般的小,他转身看到的是显得疲惫的部下们。
“休息半个时辰……”季布目光变得坚定:“然后直扑临沅!”
吕哲的整个作战计划十分的简单,没有什么分成几路大军之类的。只是划出攻略的先后顺利,然后一个读一个读的拔出过去。这种作战的特性就是前几个“读”的攻取速度会非常快,能够快速的占据下足够的地盘。
早在南郡作战时季布已经适应这种战法。不过那是在熟悉的地形下的作战环境,与之两眼摸黑的黔郡实在是两个样子。
稍微休整了一下,季布下令部队再次行军,他们刚刚出平原大概五里左右就遇到一个百越人和楚人混居的村庄。
在季布“突袭”的军令下,那个平和的小村庄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冲进去以前如狼似虎的士卒,一阵杀戮之后在村庄的两百来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成了尸体。
杀戮进行的很快,这读毋庸置疑。季布站在村庄外围的田垦边看着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留下两个百人队,余下的继续前进!”
那是大概三十亩的水稻田,现下的时节田里的稻穗已经将近成熟,三十亩大概能产十石到七十石的粮食。
季布也有资格参加作战会议,他可是亲耳听到译吁泽的述说,黔郡可是为十万百越人提供了半年的